当前版: A1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新老人”脸谱

“60后”每年超2000万人退休 带娃、返聘、接纳新事物……初老生活多姿多彩
部分“新老人”退休后选择回归家庭,帮忙照顾孙辈。(@视觉中国)
“60后”的一大特点是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视觉中国)
李建军为孩子们做恐龙知识科普。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当年唱着“我们是80年代的新一辈”的年轻人,如今已鬓发染霜,纷纷步入老年行列。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60年代我国总出生人口数为2.45亿,其中1963年出生人口最多,达2934万人。未来,“60后”人口将以每年2000多万人的规模进入到退休年龄。

  在初老之年,这批“新老人”群体和以往的老年人有哪些不同?他们有哪些特征脸谱和不同的需求?还需要哪些配套来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安稳充实?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威(除署名外)

  “新老人”特征:学历更高 普遍有城市生活工作经历

  聊起“60后”老年人群体的特征,人口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教授告诉记者,“60后”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规模大,“从1962年开始,我国出现了一个出生高峰队列,每年新出生人口均超过2000万人,其中尤以1963年最多。”

  宋健出生于1971年,和很多“60后”在工作、生活上有接触,她认为:“对于‘60后’,我觉得叫他们老人挺不习惯的,刚退休的这部分‘60后’和之前的‘50后’‘40后’老年人相比,在受教育程度上有很大差别,其中相当一部分不仅接受了高中教育,还接受到高等教育。”

  宋健还认为,“60后”老年人的就业状态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他们在年轻时遇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城市的“60后”自不用说,即使是在农村的“60后”,不少人也是在改革开放后选择进城打工,很多人的人生轨迹与我国的城镇化同步,因此“60后”普遍都有过城市生活的经历,直到现在也仍有很多“60后”在城市生活和就业。“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很多已经接触到电脑和各类信息技术,这让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能适应当代社会,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这一系列因素也让‘60后’就业能力更强。”

  宋健认为,“60后”退休后的选择会呈现出较大分化,一部分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会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而选择回归家庭的也不在少数。“‘60后’的子女现在正处于婚育年龄,老人退休后帮助子女进行隔代照料,这也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他们选择带娃:为儿子儿媳分忧 精神生活也充实

  告别老家衡阳乡间的一草一木,61岁的赵秉文(化名)近期带上行李来到儿子生活的广州开启退休生活。对于赵秉文来说,城市生活并不陌生,“我年轻的时候到武汉、长沙打过工。前两年我父亲生病了我才回老家照顾他,今年我父亲过世了,我就决定过来和儿子儿媳一起住。”

  赵秉文告诉记者,儿子今年35岁,在广州一家三甲医院当医生,儿媳妇的工作也比较稳定,赵秉文有一个小外孙,今年3岁。“我们总觉得孩子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现在孙子马上要上幼儿园,大了更加需要人带,他们小两口平时工作都比较忙,我们能帮把手就帮把手。”

  赵秉文告诉记者,儿子、儿媳每个月都会给他们老两口几千元钱生活费,但他们总是省下来,要不就平时给孙子买点吃穿用度,要不就是到了春节以压岁钱的名义返还儿子儿媳。

  随着医保跨省异地报销等配套制度的落实,赵秉文在就医看病方面已没了后顾之忧,而他也想过阵子试着出去打一份工,“等小外孙上幼儿园了,我觉得还可以出去尝试一下,毕竟自己闲不住。工资不需要太多,只要时间能够灵活一点、轻松一点就可以了,关键是不想让儿子儿媳太辛苦。”

  赵秉文说,在广州除了带娃,他的精神生活也很充实,“我觉得我们融入城市生活没有问题,每到周末我就带着孙子上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动物园去玩,我们这里老乡也很多,大家有时也会聚在一起唱歌、聊天。”

  他们与时俱进:网购、煲剧、用智能家电……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再过1个月,家住江苏无锡的张德顺(化名)就到了60周岁的退休年龄。他的父母都还健在,父亲86岁,母亲84岁。张德顺的妻子赵凤霞(化名)目前则和兄弟姐妹共同照顾88岁的母亲。

  谈到与上一代老人的不同,张德顺觉得最大的差异是在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的使用上。“我父母都是20世纪90年代退休的,他们那个年代电脑还不普及,家电也比较简单。以前他们使用的家电多是旋钮式的,但现在的家电都是按键、触屏的,教他们好久都没有学会。至于智能手机,他们使用起来就更加困难,我认识的8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部分都还是用老年机,买东西也是用现金。而到了我们这一代,也基本和年轻人一样,过上了出门不带现金的生活。”

  平常除了跳广场舞和煲电视剧,赵凤霞最近还迷上了网购,特别是直播网购,一进直播间她就经常会“买买买”,“我感觉很新鲜,网购花的钱有时比我儿子还多。”

  “我感觉我们这一代人在思想上更加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不仅是学习上比老一辈人学得更多,更重要的是人生阅历上。我刚工作就遇到改革开放,社会面貌也是日新月异的。我们家2005年有了电脑,很早就接触网购了,现在我们和儿子沟通也都会使用社交软件,但我和70岁以上老人沟通还是要直接打电话。”赵凤霞说。

  虽然下个月就到退休年龄了,但张德顺坦言,他还要等到手头的项目完工后才会彻底退休,然后回归家庭照顾父母;赵凤霞则希望,能趁身体好的时候多出门走走。

  他们发挥余热:单位返聘、闲暇做科普…… “感觉到自己被需要”

  “对我来说,能在退休以后做做科普方面的东西,是一个新开始。”胡健民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3年前退休后,他参加了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给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胡健民告诉记者:“我认为科普是对社会、对学生非常有益的。我讲的东西主要是地质学,地质的形成、演化,还有关于南极的事,因为我去过几次南极。”

  胡健民的孙子今年5岁,等到了上小学预计就需要胡健民来照顾孙子读书了,“目前还影响不到,但到时我还是想把做科普和照顾孙子的时间错开,因为科普我是还想一直参与下去的。”

  胡健民表示,因为退休前他是相关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因此很多工作他如今仍在延续推进,“我们所返聘都是1年1年地聘,并没有具体说到哪个年龄就停止返聘了。总之,在我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我仍然会继续为社会、为科学事业做贡献。”

  “我最喜欢的,是那种我仍然被需要的感觉。”李建军也是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中比较年轻的一员,他退休前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一名研究员,一直从事以恐龙为主的古脊椎动物学的科研、科普和展览等工作。

  “每次我科普讲恐龙,孩子们都特别兴奋,每个人都对恐龙知识显示出浓厚的兴趣。”李建军告诉记者,目前他主要使用教学软件,在线给全国各地的孩子们科普恐龙的知识,此外也会有一些现场讲解的机会。

  李建军的孙子今年上小学3年级,每天接孩子回家后,这位爷爷还会专程辅导功课:“我主要是和他讲一些英语的语法和句子。3年级的课程我还能够应付。”

  此外,李建军还时不时担任单位的顾问角色,“我虽然退休了,但并不想让自己的知识就此咽在肚子里,能够传播分享出去,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还是那句话,能感觉到自己被需要,是我最满足的事情。”

  专家:为“活力老人”开发更多适老化公益岗位

  对于这批“60后”初老群体,生活应该怎样才能过得更为安稳充实?

  宋健认为,未来需要对老年人继续教育的课程与方式进行优化,“现在的课程还是琴棋书画为主,我们需要有时代带入感的老年人继续教育,既满足老人的需求,也让他们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她表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60后”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教育基础都比较好,不少人继续工作的意愿也比较强烈。“在政策配套上宜因人而异,尊重老人的意愿。我们未来不仅提供各项就业配套,也要帮助那些愿意回到家庭的老人能顺利和子孙一起生活,让老人在子女居住地享受到同等的医疗、社会服务等福利待遇。”

  原广东省民政厅副巡视员、广东老龄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先胜向记者介绍,去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

  王先胜认为,刚退休的“60后”大部分都属于“活力老人”,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经验,因此当他们再就业时,相关配套要做好。“比如,如何立法保障老年劳动者的各项劳动权益,如何提供更多合适岗位等。我曾去国外考察,有些地方会给这类 ‘活力老人’提供多种公益性岗位,让他们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充实晚年生活。”

  链接:

  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24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该网站由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办,未来将建立国家老年人才库,构建新时代老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引导社会完善老年人才的政策支持,为新时代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记者看到,上线至今,已有不少用人单位在该网站发布了招聘信息,这些职位有商场导购、医生、置业顾问、助理社工、会计助理等。其中,专业要求较强的医生仍是“香饽饽”,月薪最高能达到2万元,而类似助理社工的岗位,开出的薪资从500元至两三千元不等。

 
     标题导航
~~~“60后”每年超2000万人退休 带娃、返聘、接纳新事物……初老生活多姿多彩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喜迎二十大
   第A4版:听总书记的话
   第A5版:我们这10年⑥
   第A6版:我们,奋斗!
   第A7版:我们,奋斗!
   第A8版:我们,奋斗!
   第A9版:我们,奋斗!
   第A10版:我们,奋斗!
   第A11版:我们,奋斗!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非凡十年 广州答卷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闲情
   第A16版:经济
   第A17版:深锐周刊
   第A18版:深锐周刊
   第A19版:生活周刊·地产·时尚
   第A20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第JMA17版:江门新闻
“新老人”脸谱
斫琴名家陈一民: 制琴授徒 声声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