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留得住 教得好
他们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赖宣治
陈凤英

  编者按:教师,是广州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广州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广州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赋能新教师、深化职称评审改革、推进基础教育五大高水平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激活教师队伍“一池春水”。即日起,广州日报将与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推出广州教师队伍建设专题,全方位展示广州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优秀教师们的奋进担当。

  近年来,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广州持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积极探索乡村教育振兴。提高教育质量核心在教师。广州持续推进乡村师资队伍建设,引导乡村教师积极参与学历提升计划和乡村教师培训项目,精准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做好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职称晋升中向乡村教师倾斜,多措并举助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一批优秀的教师长久扎根乡村教育,坚守教育初心,持续自我发展,践行立德树人。赖宣治与陈凤英两位老师,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文/刘晓星   图/受访者提供

  赖宣治:小小跳绳点亮孩童梦想

  在赖宣治的办公桌上,有一本被翻开的《管理的实践》,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批注。2021年3月开始,他有了新的身份——花都区七星小学副校长。从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到一名培养了36名跳绳世界冠军的名师、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再到学校的管理者,他始终扎根于乡村教育,用一根小小的跳绳,点亮众多乡村孩子的成长梦想。

  2010年,赖宣治成为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建校五十多年来的第一位大学生教师。在当时那个教学设施破旧、师资队伍老化、办学水平也较为落后的乡村学校,从篮球到田径再到跳绳,被称为“体育佬”的赖宣治一次一次地寻找突破口。通过跳绳,七星小学的孩子们走出国门,争金夺银,他们有了自信,更有了前进的动力。也是通过跳绳,人们看到了文化成绩之外,乡村教育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如今的七星小学,已经从一所只有100多名学生、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平均年龄40多岁的乡村学校,变成了拥有一校三区、备受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学校共58个教学班,专任教师141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5349.9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8767.23平方米。曾经的七星小学老校区经过校园微改造后旧貌换新颜,有了漂亮的塑胶跑道和篮球场,教室宽敞明亮,桌椅崭新干净,师生的幸福感都大大提升。更让人高兴的是,七星小学的成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投身乡村教育,如今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1岁,年轻教师积极奋进,资深教师的活力也被大大激发。

  走在七星小学金谷校区,处处可见跳绳元素:学校的生态园里,植物上悬挂着一根根七彩跳绳;走廊墙壁上,是孩子们充满童真童趣的墙绘,画的是欢乐的跳绳场景;艺术展示区里,悬挂着同学们拍摄的跳绳场景摄影作品;在宽敞的室内体育馆里,孩子们拿着跳绳上体育课……这些年,赖宣治一直致力于以跳绳为抓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让同学们把对跳绳的喜爱迁移到成长的方方面面,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七星小学把跳绳渗透进各个学科,例如在数学题中设计跳绳元素、在音乐课编排跳绳舞蹈和绳操,在美术课上学习用绳子制作工艺品等,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赖宣治和团队成员正在开发适用于更多学校的跳绳课程,包括教材、教案、学生用书、配套视频等,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并送到全国各地有需要的乡村学校,惠及更多孩子,让乡村教育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陈凤英:用爱编织“五心花环”铺就成长之路

  虽然已经过去了近20年,陈凤英一直记得自己带着学生回自己母校的往事。从教27年,她始终在学习的路上,去看更大的世界,用更宽阔的视野,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和指导年轻教师。作为番禺区沙湾象达中学教导处主任,番禺区中学英语教研员工作室核心成员,“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工作积极分子”“广州市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她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奋发前进,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均衡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十多二十年前,广州的地铁网还没有这么四通八达,沙湾的学生去市区的机会很少。2003年恰逢我的母校华南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我突发奇想,带孩子们去华南师大看看。”说起这段往事,陈凤英有点乐不可支。在没有微信群、QQ群尚未被广泛应用的年代,同学们回家征得父母同意后,再一个一个地打电话跟她报名。某个周六,她带着几十个学生“浩浩荡荡”地从沙湾“几经辗转”来到车水马龙的天河。回到学校后,围绕这次经历,陈凤英组织了一次班会课,主题就是“畅想未来的我”。如今,当年那群“开眼界”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或兢兢业业,或有所成就。坚守“以爱育爱”,将“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编织成“五心花环”,去赢得孩子们的亲近、尊重和爱戴,是陈凤英多年来践行的育人之道。

  从教以来,陈凤英始终以“当学生的榜样”要求自己。她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自己便首先做到步履不停。1995年全日制大专毕业的她,在工作之余修读本科学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掌握沟通技巧,她又于2011年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硕士。作为英语老师,她又在工作之余报读了日语课程。她时常跟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还“撒娇”说:“老师也好累啊,但学费都交了,为了不浪费,我每次上日语课都坐第一排,这样就不会打瞌睡浪费钱了。”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她,时不时会教学生一两句日语。受她的影响,有学生爱上了语言学习,在考大学时选择了小语种专业。

  在学校从教10年后,她来到镇教育指导中心工作,担任了14年学科教研员。在这期间,她也始终致力于让镇街老师“走出去”。她积极推动异地教研,同课异构,让沙湾的老师到区域中心学校上公开课,为他们争取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经过各种历练,我们的老师对于公开课从怕上,到愿意上,再到喜欢上,教学越来越游刃有余,在各级的教师技能比赛中也屡次获奖。”陈凤英说。

  2019年9月,她又重返学校,用丰富的经验和不变的初心继续深耕在教育一线,谱写“以爱育爱”工作的新篇章。最让陈凤英欣慰的是,她的学生步入社会后,无论是事业有成,还是平平凡凡,都有着积极阳光的心态和奋发上进的姿态,这是爱的教育结出的果实,也是她作为榜样赋予的力量。

 
     标题导航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校长吴浩宏:~~~
~~~
~~~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单位代码:10588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喜迎二十大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穗月留声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大湾区观察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文化·体育
   第A15版:健康周刊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DGA14版:生活圈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体教融合 让学生尽展其才
广报探校上新了
留得住 教得好他们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