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校长十年间,吴浩宏从“关爱生命、塑造灵魂”的角度出发,他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让每个人都得到发展”体现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有序推进体育工作,让学生掌握出色本领,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创造了广州校园足球联赛男足七连冠这一新纪录,擦亮了旅商名片。学校于2015年获得“广州市健康学校”称号,并入选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策划的“2020年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好学校”。
本期“教育名家面对面”专访吴浩宏,请他揭开一系列亮眼成绩背后的秘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俊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除署名外)
“没有体力怎么抛得起重4斤多的锅?”
吴浩宏自己就是个运动达人,几乎每天能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他总能抽空跑步、撸铁,以保持充沛的体力、敏捷的思维。“出汗就舒畅很多,健康是1,其他是0,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事都做不了。”在校园里,他如果碰到“小胖墩”“近视眼”,就会叮嘱“该努力减肥了”或“多去户外跑跑”。
对运动的关注延伸到他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长期担任学校领导,吴浩宏力行“8-1>8”的概念,“学生在原本每天单纯学习8个小时里,如果拿出其中1小时来运动,学习效果更佳。”吴浩宏到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工作后,面对不同禀赋的学生,从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提出了“关爱生命、塑造灵魂”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技双修的专业技能人才。
在他眼里,与普通教育不同,在职业教育中开展体育运动,将有助于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毕业生日后多从事与文旅、会展相关的行业,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壮的体格、昂扬的风貌无疑是“加分项”,锻炼的价值不言而喻。比如,为了使菜受热均匀、不粘锅,烹饪系的学生经常要尝试抛锅,一口锅重4.7斤左右,随便加点东西都六七斤了,上肢没有足够力量根本抛不起来。又如,为高效高质完成客房铺床,酒店管理系的学生得练习甩床单,长期站着工作更消耗体力,“这类工作一般会直接和人打交道,阳光向上、微笑示人,这些能使客人对你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基于此,学校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帮助学生寻找到受益终身的运动,展现自我的舞台,以助力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第一,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足开齐体育课,融入篮球、足球、武术等特色课程,帮助学生培养2~3项能伴随一生的爱好。第二,严格落实“两课两操”,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创编礼仪广播操,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错峰安排,将课间操时间长至25分钟。第三,积极参与体育竞赛,锻造高水平运动队,为学生发展特长铺路。
发展校园足球 拓宽升学路
学校注重文化传承,于2019年5月正式引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至今三年多,舞狮、太极拳、二十四节令鼓等成了校内颇受欢迎的社团,学生体测优良率稳步提高,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品格更高尚、精神更饱满。
吴浩宏坚信,教育者在启智润心的同时,还需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和顽强意志,体教融合就是强有力的抓手。他认为,旅商健儿进校时的体育基础一般,但得益于高水平教师的专业教学,加之学生自身辛勤付出,最终在各个领域取得骄人成绩。在今年9月落幕的“第一届中国中等职业学校篮球锦标赛”中, 学校双双获得男子组、女子组季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引进职业球员参与教学,足球已然成为该校的一张“靓丽名片”。校园洋溢着足球氛围,球场上总有学子飞速奔跑。学子连续多年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全国的比赛,参加广东省“省长杯”高中阶段(中职组)足球赛七年,获得四次冠军和三次亚军的好成绩。今年更是获得了第七座广州市校园足球联赛男子组冠军奖杯。部分队员在升学道路上有了更多选择,多位学生毕业后还进入专业足球俱乐部梯队,充分诠释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这一办学理念。
此外,近年来,该校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学生实操能力与工匠精神同时得到培育。据悉,学校还开展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校内实践服务周”,每个年级、每个班轮流安排学生参加为期一周的行政管理服务、学生管理服务、校园安全管理、师生餐厅管理等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工作,学生培养劳动习惯,强化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为今后从事服务型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