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学会“三调”

杨德振

  有位朋友的孩子初入职场,向我请教该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有没有逃避的方法。

  我对他说,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并不稀奇。有些问题暂不去理会它,经过时间的冲刷、过滤、淘洗,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就不成问题了。但是,这种被动的逃避式的应对方式,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才是积极的心态。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先解决自身的“心智障碍”和“心流障碍”。

  “心智障碍”就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没有表现出理智、明智的判断,没有清晰的评估、合理的分析,最终的反应、举措等方面存在认知不足与缺陷,是一个人思维上战略层面失利的行为统称。

  “心流障碍”则是指一个人面对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心流失常,是一个人思维上战术层面失误的行为统称。

  “心智障碍”可以通过外在增加阅历、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心智级别来解决;“心流障碍”则可以通过内在的“三调”策略来解决,这“三调”具体是指调焦、调控、调适。

  “调焦”指的是在碰到问题时要学会多角度观察了解问题的维度,不要用单一的视角看问题。否则,问题本身就可能被忽视、淡化、看偏,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全貌、核心。欲想解决问题,第一着棋就下错地方,费力不讨好;另外,角度偏窄,问题还有可能被无形放大或缩小,加重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难度。

  “调控”指的是在碰到问题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让问题变得可以掌控,避免加大问题的危害度。“调控”的具体内容有:控制问题的发展速度、控制问题的影响面、控制问题的升级,避免变得更糟糕。不注重解决这些重点,问题就可能变得严重和复杂。

  “调适”是指在碰到问题时要学会积极地排解疏导,化害为利,化繁为简,引导问题朝着好的方向转化,直至问题不再成为“问题”。“调适”主要是从自我面对问题时的感受出发,让问题不要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隐患点”。遇到问题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因为问题的存在而产生自我放弃的念头,那是自毁人生的表现。要学会与“问题”相处,关键在于自我“调适”,始终把自己的精神、思想、情绪、身体调适到一个积极、进取、乐观的状态,这才是睿智者的做法。

  总之,无论人生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要保持心智上不乱,心流上不“短路”,合理运用“三调”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杨德振)

 
     标题导航
广州首列地铁文博专列上线~~~
~~~“文创”助力区域发展和文化认同
~~~
~~~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喜迎二十大
   第A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4版:非凡十年 广州答卷
   第A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大树底下听古仔 20
   第A9版:产业·医药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理论周刊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体育
   第A16版:文创·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在路上“学历史” 在地铁“读广州”
大咖齐聚南沙“支招”
人生有“远”意
练书法所悟
学会“三调”
那些陪我们迁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