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的孩子初入职场,向我请教该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有没有逃避的方法。
我对他说,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并不稀奇。有些问题暂不去理会它,经过时间的冲刷、过滤、淘洗,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就不成问题了。但是,这种被动的逃避式的应对方式,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才是积极的心态。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先解决自身的“心智障碍”和“心流障碍”。
“心智障碍”就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没有表现出理智、明智的判断,没有清晰的评估、合理的分析,最终的反应、举措等方面存在认知不足与缺陷,是一个人思维上战略层面失利的行为统称。
“心流障碍”则是指一个人面对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心流失常,是一个人思维上战术层面失误的行为统称。
“心智障碍”可以通过外在增加阅历、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心智级别来解决;“心流障碍”则可以通过内在的“三调”策略来解决,这“三调”具体是指调焦、调控、调适。
“调焦”指的是在碰到问题时要学会多角度观察了解问题的维度,不要用单一的视角看问题。否则,问题本身就可能被忽视、淡化、看偏,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全貌、核心。欲想解决问题,第一着棋就下错地方,费力不讨好;另外,角度偏窄,问题还有可能被无形放大或缩小,加重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难度。
“调控”指的是在碰到问题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让问题变得可以掌控,避免加大问题的危害度。“调控”的具体内容有:控制问题的发展速度、控制问题的影响面、控制问题的升级,避免变得更糟糕。不注重解决这些重点,问题就可能变得严重和复杂。
“调适”是指在碰到问题时要学会积极地排解疏导,化害为利,化繁为简,引导问题朝着好的方向转化,直至问题不再成为“问题”。“调适”主要是从自我面对问题时的感受出发,让问题不要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隐患点”。遇到问题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因为问题的存在而产生自我放弃的念头,那是自毁人生的表现。要学会与“问题”相处,关键在于自我“调适”,始终把自己的精神、思想、情绪、身体调适到一个积极、进取、乐观的状态,这才是睿智者的做法。
总之,无论人生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要保持心智上不乱,心流上不“短路”,合理运用“三调”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杨德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