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
一种名叫“鳄雀鳝”的怪鱼让专业人员围捕了好几天;看起来明艳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却有“生态杀手”的绰号;福寿螺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近期,外来物种入侵的话题引发热议。今年8月1日起,《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专家建议,应当从源头入手加强监管,严控外来物种入境,共同构筑生物安全屏障。(9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先看这份“外来户”名单:小龙虾、牛蛙、埃及塘鲺、大口鲶,你是不是觉得它们并没有那么可怕,甚至还有点“亲切”?以大家最为熟稔的小龙虾为例,它们还以为入侵之后可以所向披靡、作威作福,没想到被我们硬生生吃成“濒危动物”,最贵的时候,一斤卖到40元以上。再看这份“侵略者”名单:红火蚁、食人鲳、鳄雀鳝、清道夫,它们可就没那么友善了。人要是被红火蚁咬伤,轻则皮肤红肿、瘙痒难耐,重则休克乃至丧命。
蜗居城市的人们,也许对外来入侵物种泛滥缺乏直观感受,农村人就不一样了。我的家乡在农村,这些年回乡最大感受就是“不请自来”的外来物种更多见了——田埂上隆起很多黄色的小土堆,不少是红火蚁巢;水田里有很多螺,可惜不是田螺,而是福寿螺。植物“刺客”就更多了,什么水葫芦、空心莲子草、刺苋、鬼针草、五爪金龙等等。与此相对的,“土著物种”在逐渐萎缩,鲤、鲢、鲫、青鱼等鱼类在河里变得少见。
外来物种入境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请”进来的,一种是“混”进来的。“混”进来的不受控制,变坏的可能性大,如椰心叶甲;“请”进来的控制不好的话,也会出问题,比如清道夫等。不说不知道,我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物种“肆无忌惮”,对生物多样性或人畜健康构成威胁,甚至让本土物种遭受毁灭性打击,危害不容小觑。外来入侵物种“兵临城下”,打响“保卫仗”迫在眉睫。
严防外来物种入侵,要实施全链条治理,包括专项行动、日常管理、全民教育等。专项行动上,鉴于一些外来入侵物种已经遍地开花、泛滥成灾,有必要在某些重点地区来一场集中“歼灭战”,以降低入侵物种存量;日常管理方面,农村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海关等各相关部门要时刻绷紧生物安全这根弦,严格把好关,减少外来物种入侵机会;全民教育方面,要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纳入科普教育、全民教育体系,提升全民认知水平,避免放生清道夫、鳄雀鳝、巴西龟之类的现象发生。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堵牢外来物种入侵之门,才能守住生物安全底线。
(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