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谢英君、刘满元)身有损,爱无缺——这是东莞对残障人士的承诺。《东莞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日前发布,从中可知,东莞将确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100%覆盖,逐步实现对7~17岁户籍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支持性康复服务。同时在教育和就业方面也对残疾人有帮扶政策,到2025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可达97%以上。
完善“一人一档”精准帮扶工作机制
目前,东莞市共有户籍低保残疾人家庭953户、低保边缘户653户、“一户多残”家庭5970户。东莞将完善“一人一档”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健全困难残疾人家庭临时帮扶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或个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为此,东莞将建立“两项补贴”标准年度评估及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100%覆盖,做到应补尽补。并推进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公共安全、通讯、网络等公共服务部门为残疾人实施费用减免优惠。
此外,东莞将加强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信息交流等重点领域的无障碍建设与改造,市、镇街(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无障碍设施覆盖率达到90%。
支持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创业项目
按照上述规划,东莞将把市康复教育基地、樟木头残疾人创业中心打造成为东莞市残疾人创业服务示范中心。支持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开展辅助性就业服务,鼓励社会机构开发辅助性就业项目。根据需要扩大公益性岗位供给,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其家属。
支持和规范“互联网+”就业、居家就业、社区就业、灵活就业等适合残疾人的新就业形态。支持开发适合残疾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家庭手工业等就业创业项目。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将“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和残疾大学生作为就业创业重点服务对象。
积极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职业培训,培养残疾人劳动技能,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开展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互联网+”等多种形式,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提供个性化、订单式培训。
“全覆盖、零拒绝”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按照上述规划,东莞将大力推进0~6岁儿童残疾筛查,建立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不断提升儿童致残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能力和效果。同时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继续针对先天性结构畸形等疾病实施干预救助项目,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发育障碍致残。
建立健全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高于95%,至少为95%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优先保障0~6岁户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探索推进持有居住证的0~6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逐步实现对7~17岁户籍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支持性康复服务。
根据上述规划,将推动出台“东莞市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到2025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以上,持证残疾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为在公办幼儿园、普通中小学就读的户籍残疾儿童少年提供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坚持普通学校就读优先,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最大限度地安置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东莞将大力发展学前融合教育,每个镇街(园区)设置不少于一所融合幼儿园,全面落实融合教育工作,对接收3名以上残疾幼儿的融合教育幼儿园,镇街(园区)财政应配套融合教育支持经费。
同时,探索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使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青少年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技术院校、特殊学校和企业采取联合招生、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等方式进行联合办学。共建共享残疾青年职前培训、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