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读懂“开学第一课”背后的期待

杨三喜

  央媒声音

  今秋开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正式实施,劳动课正式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

  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体现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也将成为中小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有力地改变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被弱化的现象。从公众对劳动课的关注,以及各地中小学校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开展的各类实践和探索,不难感受到社会的这一期待:通过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基础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涵育良好的劳动品质。

  劳动课应该在哪上、怎么上?应该形成共识的是,劳动课的开展绝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学会做几个家常菜,把学生带到田野里参加几次劳动体验,更在于引导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更在于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在以“追分”为导向的环境下,劳动课的成效很难以量化的分数呈现。虽然劳动课每周只有一个课时,但一些教师或家长囿于固有的观念,仍然可能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这就会使劳动课课时得不到保障。

  对此,一方面有必要从制度、师资、资金等方面共同保障,开足开齐劳动课时,确保独立出来的劳动课不被虚化、弱化;另一方面则应进一步在发挥劳动课的综合育人成效上下功夫。教师要充分发掘劳动课程的价值,为孩子提供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的舞台、环境,提供更为丰富的经历与成长体验。引导孩子在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劳动中,提高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提升高阶思维水平、提高合作交往能力。而这种经历和体验,反过来也将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杨三喜)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国际
   第A12版:都市新闻
   第A13版:专题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文娱·体育
   第A16版:健康·教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重拳出击,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稳经济要用好工业“压舱石”
快递为何“丢”在路上?
用“大科普”赶走“伪科普”
读懂“开学第一课”背后的期待
微评
“逆行教师”诠释生命至上
盗版图书当“一网打尽”
殡仪服务当回归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