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SZ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圳科学家成功实现活细胞转录组测序

不杀死细胞就能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王纳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正常发育的过程,也对理解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想要“看清”细胞的“前世今生”仍然存在显著的技术困难。

  8月17日,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万泽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长文,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国际首创的活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Live-seq),该技术首次让单细胞进行转录测序后,依然能保持细胞存活,首次实现了活细胞全基因表达的连续观测。

  “该研究实现了使用Live-seq技术对同一个活细胞多次分离部分细胞质进行多次转录组测序的可行性,表明这一技术有望在将来用于构建单个活细胞的转录组系列变化动态。该研究也为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提供了全新的研究策略,为我们理解生命过程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是这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汤富酬评论。

  不杀死细胞仍可测序

  人类体内的细胞拥有几乎一样的基因组,但是为什么能够产生多种多样的细胞?基因组中数万个的基因表达与否和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的种类和功能,比如神经细胞、免疫细胞、各种肿瘤细胞等。因此,如果知道细胞不同时间的基因表达的变化,就能够了解细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前,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了解细胞状态的重要手段,就像看一张“高清照片”,通过单细胞测序能够看清细胞现在所有基因的表达状态。但是这些技术在理解细胞状态“电影”般的动态变化上却有很大的挑战。

  “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来观测细胞状态的前提,是需要将细胞裂解,提取其中的RNA来测定每个基因表达量的高低,但这样就不能避免地杀死了细胞。”陈万泽说道,“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也只能了解到一个细胞当下的状态,却不能获得它的过去,也无法知晓它将来的功能。”

  通过近七年的努力,陈万泽与合作者开发了活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Live-seq,其核心是通过对活细胞中的部分细胞质进行微创提取,并对极其微量的细胞质RNA进行扩增,实现在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后,依旧保持细胞的存活和功能,从而可以跟踪细胞的动态变化。

  两次碰壁终成功

  如何在不杀死细胞的前提下,看到细胞的动态变化?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外泌体,它是细胞向外面吐出来的小泡,里面有蛋白、RNA等物质。如果我们把单个细胞的外泌体都收集起来,再对其中的RNA进行测量,或许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细胞状态而又不杀死细胞。”陈万泽说道。

  要知道单个细胞中仅有10pg的RNA,这相当于一克的一千亿分之一的重量,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的RNA更是少之又少。研究团队一开始根本无法实现单细胞分子水平的观测。

  随后,陈万泽尝试利用在生命科学领域非常小众的原子力显微镜,它有一个很尖的硅探针,多用来检测物质表面性质。研究团队通过对探针进行表面活化、修饰、洗脱等改造后,让其能够把细胞中的RNA“钓”出来。

  “这种探针很细,对细胞的损伤很小,就像‘鱼钩’一样,改造后可以把细胞中的RNA‘钓’出来,又能保证细胞继续存活。我们改造了数十个探针后,结果只在两个细胞上成功‘钓’到了基因。”陈万泽回忆道,当时购买一个原子力显微镜探针需要800美元,研究成本太高,成功率太低,让这项研究再次面临阻碍。

  在一次学术交流中,陈万泽与导师了解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发了一种特殊的原子力显微镜,能够吸出一部分的细胞质。一番交流后,两个课题组一拍即合,展开了联合攻关。联合团队利用重新改造后的Live-seq,对五种类型共295个细胞进行了测序,发现Live-seq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胞,且平均每个细胞能检测到约4112个基因的表达信息。

  “Live-seq可以回答细胞怎样的过去决定了它的现在,不只知道细胞中为何存在差异,还知道这些差异从何而来。”陈万泽介绍道。

  陈万泽表示,尽管Live-seq仍然存在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该技术首次实现了活细胞连续观测,也为单细胞测序技术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未来,团队将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提高Live-seq技术的可用性。

 
     标题导航
~~~
“时光益读”公益项目把阅读的种子撒向大地~~~
深圳科学家成功实现活细胞转录组测序~~~
~~~
~~~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发布~~~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大树底下听古仔16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国内·国际
   第A9版:产业·医药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体育
   第A12版:理论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文创·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时尚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深圳迎来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律师
暑期去乡村建8座图书馆
不杀死细胞就能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年内启用
深圳查处驾培违法案件261宗
龙岗区检察院探索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
“巨轮”陪伴孩子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