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记者手记:
让孩子们有合适的儿歌可以唱

  邓伟标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他回忆道,在他的童年可以说是没有儿歌的,有的都是关于童谣的记忆。“童谣与儿歌的区别在于,童谣是念的,儿歌是唱的。”他说,因此,可以说他那一代人的童年是没有儿歌的,“但不能说没有儿歌的童年是不快乐的。”

  无论是童谣,还是儿歌,抑或是动画片的主题曲,都代表着一代代人儿时的回忆。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如今的儿童们自然也会有专属于他们的儿时回忆。

  从21世纪开始,吴颂今就尝试着将传统儿歌与流行元素结合,力图创作出既有童趣,又符合当今儿童喜好的流行儿童歌曲。在他看来,对孩子们而言“没有儿歌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他告诉记者,自己童年的音乐启蒙老师正是“儿歌大王”潘振声——《一分钱》《春天在哪里》等歌曲的作者。他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在少年合唱团里,他发现歌曲是“潘老师用一个个音符谱写出来的秘密”,从此便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从1962年谱写出第一首儿歌,至今吴颂今创作了一千多首儿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孩子。

  “音乐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他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们的歌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应该大力推广传播优秀的儿童歌曲,让孩子们有适合自己的儿歌可以唱。

  面对今天儿童歌曲的“困境”,吴颂今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绝不放弃为小朋友写歌、推歌。“希望一首首优秀的好儿歌,成为一代甚至几代人对童年的美好记忆。”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儿童的成长以及儿童歌曲的发展不可能完全脱离网络世界的影响。但儿童依然有其自身成长的特点,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相关机构和企业,都有着各自的责任,尽量减少网络上不良因素对儿童的影响,也避免“成人化”的作品过早进入到儿童的世界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

 
     标题导航
~~~
~~~新作层出不穷 但“分众时代”下儿歌创作者与企业均遭遇“推广难”
儿歌创作应与时代、孩童“共鸣” 呼吁更多参与者 助儿歌走出“迷途”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听总书记的话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9版:国内·国际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视觉
   第A13版:体育
   第A14版:文化
   第A15版:闲情
   第A16版:深锐周刊
   第A17版:都市新闻
   第A18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A19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20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第JMA17版:江门新闻
   第SS1版:时尚荟
   第SS2版:时光计
   第SS3版:调色板
   第SS4版:专页
记者手记: 让孩子们有合适的儿歌可以唱
儿歌“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