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大亚湾的硬“核”力量

中国核电技术从这里走向世界 培养的核电人才遍布全国
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
“华龙一号”实验台架
机器人研发起步:PMC换料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 通讯员冯国平、朱丹、张拾川、王宇牛

  6月23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成为国内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5月25日,“华龙一号”广东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常规岛安装工程在惠州正式开工,成为我国首个生态核电示范项目;5月17日,“华龙一号”浙江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核岛安装工程开工……

  2022年,捷报频传。我国从“核电大国”跻身“核电强国”,而在讲述我国走向核电强国的故事中,绝对少不了大亚湾核电站。中国的核电技术在此起步,从最初的国产化率不到1%到“华龙一号”接近90%;中国的核电人才也从此崛起,至今累计输出人才上万名,遍布国内各大核电站。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这个中国核电技术的起点和中国核电人才的“黄埔军校”,一探究竟。

  安全运行28年 累计上网电量8686亿度

  清洁、高效、可靠的核电,对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亚湾核电基地目前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共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1994年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安全运营业绩优于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稳步保持在国际第一方阵。

  2021年,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72项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指标中,60项达到世界前四分之一的先进水平,占比83.3%;其中58项达到世界前十分之一的卓越水平,卓越率达80.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7月14日,岭澳一期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达5755天,不断刷新国际同类型机组安全运行天数纪录,比排名第二的法国机组领先近60个月。目前该纪录还在延续中。大亚湾核电公司还获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质量奖。获评国际标杆评审SHE(安全、健康、环境)9级,在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方面实现世界一流水平。

  截至今年6月30日,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8686亿度,其中对港供电累计2924亿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这里走出国家名片“华龙一号”

  核电已经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从最初的大亚湾核电站国产化率不到1%,到岭澳核电站一期30%,再到岭澳二期64%,再到“华龙一号”接近90%,一条较为完整、颇具实力的核电发展产业链已在中国铸就。

  从大亚湾核电站引入国外核电技术路线开始,中广核步步为营,最终开发出自主品牌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当前世界核电市场接受度较高的三代核电站机型之一,采用单堆布置,机组电功率115万千瓦,安全高效。中广核旗下的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是“华龙一号”示范项目,目前建设进展顺利。在自主三代核电堆型“华龙一号”的研发设计中,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承担了堆芯与燃料设计、运行控制与保护系统设计、安全分析与严重事故缓解、涉核专用设计软件包开发、试验验证等核心研发设计工作。

  据研究人员介绍,“华龙一号”具备“177组燃料组件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和“能动与非能动项结合的安全措施”等多项先进技术,可满足72小时电厂自治的要求,安全性和先进性明显。在国内,“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批量化建设已逐步展开;在国外,“华龙一号”先后通过了欧洲用户要求符合性评估认证(EUR)和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国际市场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国的核电技术。

  已输出上万名核电人才

  核电发展,人才先行。大亚湾核电基地成为了中广核及我国核电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据介绍,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伊始就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曾全国选派优秀人才赴法国和英国培训。培训费用高达130万法郎,被称作“黄金人”。目前,大亚湾核电基地还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可开展从主控室操纵员到换料操作员、维修技术人员,再到工程建设人才、管理人才的全方位培训。一名大学毕业的新员工,需经过4到5年的不懈努力,通过上百门的培训、考试,还要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笔试、模拟机考试和口试的层层考验,最终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控室操纵员,其难度不亚于培养一名飞行员。

  此外,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了总投资达20亿元的国内核电行业最完备的培训设施,其中核燃料操作员训练中心全世界仅有两个,一个在法国,一个在大亚湾。

  在我国核电的规模化发展中,大亚湾核电站对外“输出”了大量人才,为各新建电站带去急需的管理和技术经验。为台山、阳江等核电基地输送技术骨干超过2000名,为中广核其他核电基地培养运行、维修、工程技术等领域关键技术岗位人才4000余名,并且广泛吸引电力、能源同行来大亚湾核电基地交流。

  目前,大亚湾核电站累计输出人才上万名,遍布国内各大核电站,有专业技术人员也有管理人员。

  延伸阅读

  特殊任务由核电机器人上场

  在核电站里,有一些区域有放射性、人员不可接近,当对这些区域进行作业时,神秘的中广核特种机器人战队就会挺身而出。战队成员各司其职,承担“情报、侦察、突击、医疗、工程、狙击”等职责,携带高集成智能化的现代装备冲锋陷阵,科技范儿十足。

  中广核研究院潜心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研发,突破了一系列核电机器人关键技术。2006年,当时国内几乎所有核电站核燃料运输贮存系统(PMC)的设备都由国外厂商供货,需要国外供货方派出工程师进行维护和改造,费用极高。为了实现我国核电关键智能装备国产化和自主化的目标,机器人团队应运而生。

  2009年,团队自主研发的换料机成功通过专家组鉴定,实现了换料系统的国产化。该换料机是国内自主研制成功的首台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技术改进型换料机样机,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听总书记的话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9版:国内·国际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视觉
   第A13版:体育
   第A14版:文化
   第A15版:闲情
   第A16版:深锐周刊
   第A17版:都市新闻
   第A18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A19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20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第JMA17版:江门新闻
   第SS1版:时尚荟
   第SS2版:时光计
   第SS3版:调色板
   第SS4版:专页
大亚湾的硬“核”力量
嫁接后的河源古竹荔枝今夏“身价倍增”
每人每年最高补贴20万元
清远将打造慢行示范区
退休金调整 珠海18万人受惠
汕头筹备设立潮汕钱庄展馆
广东首批18.3吨龙眼抢“鲜”出口
大桥石鲤下田忙 禾花为食肥且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