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我在大湾区 背后是中国”文化项目启动发布会在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举行。会上,由著名导演贾樟柯监制的文化纪录片《背后是中国》第二季《我在大湾区 背后是中国》宣布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博永、《背后是中国》监制贾樟柯等各界人士聚首,为粤港澳大湾区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播建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泽彬
贾樟柯: 大湾区带来新的创作支点
“大湾区让我充满想象!我愿意在这片热土上与我的团队一起,做好《背后是中国》第二季。”发布会上,贾樟柯说道。
去年11月,文化纪录片《背后是中国》第一季《背后是中国·遇见1%》在广州首映。时隔半年多,《背后是中国》第二季启动,将站在大湾区的潮头看中国、看世界,也通过大湾区视角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而生动的中国。
“我第一次听到‘背后是中国’这五个字的时候,就觉得应该加入这个项目。”监制贾樟柯当天在发布会上发言,“这几年,世界处于激烈的变化中,社会和个体也面临着更多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社会保持了向上、向善的发展势头。这源于无数中国人个体的努力,而每个个体背后最大的支撑就是祖国。”
贾樟柯透露,《背后是中国》第二季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是因为这里“处处都是湾区建设者的好故事,给我们团队带来了新的创作支点”。事实上,《背后是中国》第一季便曾介绍过湾区的粤剧、舞狮、雕塑、建筑等领域的先锋个体,也展现了不少具有岭南特色的湾区文化之地。
贾樟柯表示,《背后是中国》第二季将把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到一起,向观众呈现一个时代的中国、真实的中国、有感情的中国。“这一次,我们可能会将镜头对准前沿科学家,也可能对准金融从业者、厨师……大湾区让我充满了想象。这么多元素,真的是看不够,也拍不够。”他透露,想趁此创作机会,多在大湾区住一住,多接触一些各行各业的“湾区人”。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博永当天出席了发布会。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2013年创办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王博永介绍:“近年来的中外交流经验和实践告诉我们,文化和影视的对话与交流能够有效地消除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族群间的隔阂。特别是在今天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影视对于中国形象的塑造和中国声音的传递具有特别而重要的意义,是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重要途径。”他认为,大湾区是中国面向国际社会开放的重要门户,“对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有责任、有使命,也应当有作为”。
贾樟柯赞同他的观点,他指出,《背后是中国》系列正是要“给世界提供一个清晰的中国画像,让他们看到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贾樟柯表示:“从近代史来看,岭南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变革与开放并存的基因,而如今的大湾区更是一片拥有巨大经济体量、最新前沿科技、重要民族产业的热土。在这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摄影机应该在这儿。作为创作者,我们应该去观察、去感受、去表达。”
贾樟柯还对大湾区的电影发展表达了期待之意:“广东的电影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如今在新的经济政策之下,我看到很多同行都在广东注册了电影公司。随着资金的回流,人才也会回流,重塑大湾区电影指日可待。”他发现这两年大湾区的电影产量很高,“未来一定会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何镜堂: 大湾区是圆梦的地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现场谈及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的感受,分享了设计岭南建筑的要义:“既要展现例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共享’等传统文化的精神,也要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人文和环境,注重建筑的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何镜堂表示,“大湾区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圆梦的地方。大湾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孕育出开放、包容、拼搏、创新、多元、共享的精神。”
大湾区确实是一个圆梦之地。广州市天河港澳青年之家主任林惠斌自称是“在大湾区穿梭了21年的香港创业老青年”,自2017年广州市天河港澳青年之家成立后,他便致力于帮助港澳青年来穗发展。林惠斌表示,未来他们会继续“搭台、搭梯、搭桥梁”,“帮助港澳青年读懂粤港澳大湾区,让他们融入大湾区的火热发展中来”。
来自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的刘鑫宇博士致力于水下机器人的科研和产业化应用,目前正在开拓水下3D重建市场。他曾带领团队参与北京冬奥会机器人水下火炬传递,他透露,这个奇迹是在大湾区很多科技同行的齐心协力下共同完成的,“我们最初接到任务的时候距离冬奥会火炬传递只剩6个月时间,当时正好赶上疫情和世界‘芯片荒’,但工作在大湾区的幸福就在于,当你想完成一个梦想的时候,会有无数人来帮你的忙”。
民营科技企业广州中望龙腾软件从一个只有几个人的软件作坊,成长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龙头企业。该公司的副总经理字应坤表示:“大湾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会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聚集,这里的科技创新环境也给了我们这样的民营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有扎扎实实的研发投入。”
林帝浣: 在不断的挑战中寻找新的活力
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林帝浣凭“小林漫画”系列创作展示岭南文化的智慧。此前二十四节气在联合国申遗之时,申遗组便选择了他的二十四节气水墨画,向国际社会传递节气文化。去年和今年,林帝浣连续举办作品展,去年主题为“无需抱怨,可以抱我”,今年主题则是“万物之中,希望至美”,用漫画来鼓励人们勇敢面对逆境。在发布会上,林帝浣以自己的成长经历解释“小林漫画”开朗、豁达、幽默的人文风格,“我从小在海边长大,村里都是出海打鱼的人,大家都习惯了在危险中寻找前进的动力。大湾区正是这样,永远在不断的挑战中寻找新的活力。”
“读懂中国”文学院执行院长蔡崇达同样受益于大湾区的活力和包容。他透露自己24岁就做了杂志主编,“广州能给予一个外乡年轻人这样的信任,让我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生命力在于对每个个体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