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海洋实验室香港分部主任钱培元:

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
要牵住人才培养“牛鼻子”

钱培元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南沙方案》,南沙将推动粤港澳科研机构联合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推动海洋科技力量集聚,加快与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学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市政府和南沙区政府三方共建的省实验室,其香港分部便设在香港科技大学。近日,广州海洋实验室香港分部主任钱培元教授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专访,分享他对粤港澳大湾区深化科技合作的看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 图由受访者提供

  用人才培养夯实内地香港科技合作基础

  广州日报:广州海洋实验室总部与香港分部之间有很多合作互动,比如访问学者就是重要的内容。对于内地和香港科学家而言,会从这种互动中收获些什么?

  钱培元:我认为双方年轻学者都可以受益颇丰。

  首先,他们的科研思路可以进一步打开。因为香港对学者的培养方式和内地不一样,港科大与香港其他大学相比也有独特之处。且香港的国际学术交流非常频繁,全球顶级科学家上演的“头脑风暴”对年轻学者今后选择研究方向大有裨益。

  其次,在学术交流中,年轻学者可以学到很多新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打破固有科研方式,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最后,内地与香港海洋科学家们可以在这个平台建立合作交流的机制。港科大海洋科学系也有很多年轻的老师,他们在国外生活多年,对内地规则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申报方式并不熟悉。我很希望看到,内地和香港青年科学家通过良性互动,建立信任关系,他们将来一起申请内地和国际的研究经费。

  针对一些青年学者提出的科学问题,如果内地和香港实验室都不能提供解决条件,香港可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联系海外科研资源一起解决科学问题。这会进一步帮助青年科学家成长为首席科学家。若干年后,内地和香港海洋科学界的合作基础会更加扎实,长远合作交流的机制也会逐步建立。

  目前,内地的研究经费很丰厚,但是省实验室高质量的博士生还非常稀缺。我们去年启动博士生的联合培养计划,一是借助港科大的国际声望和教学质量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二是通过港科大招生突破南沙研究生招生名额的限制。今年我们会推动博士后的联合培养计划,为内地博士后人员提供境外工作经验。

  跨境科研资金成功拨付让香港科学家看到希望

  广州日报:2019年,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8月1日向香港分部成功拨付3800万元(人民币,下同)科研经费,这是广州市首笔科研资金成功跨境拨付。这次跨境拨付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请您谈谈跨境资金使用方面会遇到哪些问题?

  钱培元:这笔钱主要是用于建设香港分部。在跨境科研资金拨付上,省实验室对香港分部的经费支持起到典范作用,开创了先例。当国家正在创造条件,鼓励香港科技工作者去参与内地科技计划之时,经费过河让香港科学家看到了希望,原来如果争取到内地的研究经费,经费是真的可以过河、真的可以在香港使用。

  我曾经承担不少国家研究项目,除了国家海洋局曾经开辟过特殊通道将我的科研经费拨到港科大之外,其他科研经费都不能过河,导致香港科学家在使用这些经费时重重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地研究经费的主要开支在于设备和耗材等,对用于“人员”的费用管控很严格,而香港研究经费主要开支正是劳务费,所以我们在内地研究经费无法聘请足够人员协助研究。

  在香港分部刚刚成立之时,我们与省实验室有诸多交流,讨论经费使用的具体方式。协议中也进一步明确了过境经费的管理使用方法——即按照香港研究资助局的经费管理使用方法和港科大的现有的财务体制和制度来执行。科学家可以按项目需要调整经费的使用,最大价值地利用好经费,而不会最终为了花钱而花钱。

  当然,跨境科研资金在使用上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也源于内地和香港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差异。比如在项目管理方面,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项目和分部资助的项目提交报告的频率不同。财务经费管理方面也有不同,从总部到分部项目经费拨款有一定的滞后。比如说内地的经费在实验室成立数月之后拨付,但在港科大,只要经费不到位,项目就不能启动。目前,这些差别造成的问题在省实验室的支持下都有了解决方法。

  海洋科技的发展需要耐心和沉淀

  广州日报:目前《南沙方案》提出将南沙打造成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您如何看待南沙在海洋科技方面的发展前景?

  钱培元:港科大是香港唯一拥有海洋科学专业的大学,港科大在海洋研究上已经颇有建树,我也在此为之奋斗了近30年。可见,海洋科技力量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积淀。在中国南方的海洋科技力量中,广州地区有不俗的实力,如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一批涉海机构均坐落于此,广州的人才优势也非常明显。

  南沙的海洋科技能否得到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最根本还是人才。没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就不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洋机构。我非常希望广州和南沙能够支持广州海洋实验室放开手脚,吸引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人才。

  广州日报:您在1993年1月加入港科大,港科大就像一张白纸吸引着您去按自己梦想去构思建设学科。您如何看待如今的港科大(广州)?

  钱培元: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会有不同的梦想。我花了十年辛苦建起了港科大的海洋实验室,然后又花了十年时间完善我们海洋环境学科课程。再花了多年时间创建了港科大海洋科学系,所以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就是梦想一步一步实现的过程,对此我毫不后悔来到港科大。

  但梦想有时不可能即刻实现。对于位于南沙的港科大(广州)来说,要建世界一流的学科,开荒牛们需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我也相信政府会给港科大(广州)充足的时间去发展。

  针对一些青年学者提出的科学问题,如果内地和香港实验室都不能提供解决条件,香港可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联系海外科研资源一起解决科学问题。这会进一步帮助青年科学家成长为首席科学家。

  在跨境科研资金拨付上,省实验室对香港分部的经费支持起到典范作用,开创了先例。

  南沙的海洋科技能否得到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最根本还是人才。没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就不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洋机构。

  ——钱培元

 
     标题导航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王福强:~~~
广州海洋实验室香港分部主任钱培元:~~~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大湾区 大未来——南沙,向世界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大湾区 大未来——南沙,向世界
   第A6版:大湾区 大未来——南沙,向世界
   第A7版:广州援疆专题
   第A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听总书记的话
   第A11版:香港回归25周年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经济
   第A15版:深锐周刊
   第A16版:深锐周刊
   第A17版:体育
   第A18版:文娱·闲情
   第A19版:生活周刊·半程
   第A20版:生活周刊·半程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第JMA17版:江门新闻
南沙要积极布局国际开放合作的高端平台
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 要牵住人才培养“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