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

非遗街区(北京路)开街引燃热情

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上,可以欣赏到很多非遗项目的橱窗展示。
在街区现场设置的元宇宙VR沉浸式体验区,不少人戴上VR眼镜“穿梭”进入非遗街区元宇宙世界。
买鲜花、品工艺、玩文创、喝饮品……非遗在这里,仿佛无处不在。
十来岁的广州女孩子绘声绘色地表演粤语讲古。
市民们开展了“非遗运动荟”活动。
非遗街区橱窗展示采用了相当时尚的设计,让那些朴实、传统的非遗作品变得仿佛高档商场里的商品一般。
基于“联通5G+北斗”技术、小巧玲珑的无人零售车不时串场,让大家体会到非遗产品全新的消费体验模式。

  昨日上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南越王博物院承办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州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暨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开街仪式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举行。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正式亮相。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通讯员 杨春旭、万莉莉

  图由主办方提供

  “永不落幕的花市” 重构广府人关于“行花街”的印记

  6月12日上午,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上图为街景)开街仪式上,嘉宾们共同转动迎春花市中常见的转运风车,寓意非遗街区(北京路)转来一切好运。而现场的“风车冰箱贴”等小文创也吸引了许多现场观众,台上台下形成了有趣的呼应。位于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中山四路作为历史上广州城的主城脉,既见证城市的发展与文脉的传承,也孕育了广州人的文化自信。

  紧贴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的主题,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从“行花街”这一广府民俗出发,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市”,重构广府人关于“行花街”的精神印记,希望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这一非遗民俗,加固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

  一条涌动的“花路” 引入广州“千年商都”的文化优势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山四路上、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旁这条大家熟悉的百米骑楼街遗存经过改造,变成了一条五彩斑斓的长廊。可以看到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昆曲、古琴、木卡姆等42个项目的展示,寓意“百花齐放”。街区同时引入广州“千年商都”和“海丝文化”的在地性文化优势,用一条涌动的“花路”横贯多个橱窗,集中展示了粤剧、凉茶、广式硬木家具、木偶戏等4项广东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广州非遗街区(元宇宙) 连接线上线下过去未来

  此外,设计方还精选行花街、广府年俗、广东醒狮等越秀区本土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汇成街区场景。买鲜花、品工艺、玩文创、喝饮品……非遗在这里,仿佛无处不在。

  非遗街区橱窗展示采用了相当时尚的设计,让那些朴实、传统的非遗作品变得更加仿佛高档商场里的商品一般,让人顿悟:哦,原来非遗可以这样玩!比如:将红木家具的构件与线条感强烈的当代装饰结构置于同一空间;又或者把广式凉茶中的本土中草药分门别类地装在透明球体中悬空展示。而42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的IP形象大集结,更是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同步亮相的还有一朵绽放于云端的“孪生花”——广州非遗街区(元宇宙)。广州非遗街区(元宇宙)线上开启非遗展区、非遗集市等数字体验,结合5G云计算、全3D精细化沙盘、AR/VR、虚拟直播等技术,搭建以北京路骑楼为原型的虚拟公共文化空间,以数字建模与虚幻引擎为核心技术展示广州代表性非遗精品。在街区现场设置的元宇宙VR沉浸式体验区,不少人戴上VR眼镜“穿梭”进入非遗街区元宇宙世界。得益于5G+超高清视频直播技术,大家可以通过屏幕更清晰地看到非遗作品中的工艺细节与栩栩如生的形象。现场基于“联通5G+北斗”技术、小巧玲珑的无人零售车不时串场,让大家体会到非遗产品全新的消费体验模式。

  多位非遗传承人也携手亮相,与广大市民“零距离”接触,市民们游览于风光旖旎的南越王宫御花园,倾听岭南古琴动人音律,欣赏广彩广绣之匠心独运,品味一张绘古通今的通草画作,还能听到十来岁的广州女孩子绘声绘色的粤语讲古……很多带着孩子的家长从此路过,高兴地走进来,临时来一次“醒狮脸谱绘制体验”“南拳知识小课堂”,或者“通草画动手做”。

  广州非遗重归大街小巷 网上带货效果不俗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播电视台、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的公映活动,并对广州市入选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授牌。

  广州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除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和广州非遗街区(元宇宙)开街活动之外,广州市举办的系列宣传展示活动还有全国非遗购物节分会场“我哋广式——广州非遗购物节”、79场“在社区,发现非遗迷人光彩——广州非遗开放日”活动,以及广州非遗“五在”工程系列活动——广东省博物馆“非遗工匠汇”、广州塔《中华美食荟·粤菜文化——跟着粤菜去旅行》粤菜文化展、广州城市中轴线“首届广州非遗艺术时尚周”、广州图书馆《“余料之外”——广作家具边角料新生计划成果展》、红线女艺术中心“粤讲粤有戏”等内容。 

  所有的项目聚焦一个“新”字:新格局、新作为、新活力,对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和“激发非遗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的活动口号做了最好的诠释。

  “谢东笑老师弹了一首《高山流水》,让我们进入了‘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的意境中,喜欢这种淡泊和不经意间的美丽,喜欢这种远离尘嚣的安然和无束,一曲轻缓的音乐能让人心生宁静,安然自得。”参与广州非遗开放日的广作新生文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周莹珮赞叹说。

  “这次学到了基本的对玉石、翡翠的外观、质地的判断知识,对尹志强老师的作品叹为观止,被雕刻手艺之精湛和雕刻构思之精巧深深折服。”参加“趣游广州玉雕文化艺术沙龙”非遗开放日活动的林晓雪如是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一系列“在社区,发现非遗迷人光彩——广州非遗开放日”活动线下参与人次达10万,线上参与人次在380万以上。而6月1日至8日的“我哋广式——广州非遗购物节”实现销售总额300余万元。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担起广州责任 展现广州作为
   第A3版: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6版:要闻
   第A7版:大树底下听古仔⑥
   第A8版:都市新闻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广东
   第A11版:深度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体育
   第A14版:文化周刊
   第A15版:文化周刊·诗意
   第A16版:文化周刊·阅读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非遗街区(北京路)开街引燃热情
“非遗传承·黄埔十古——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艺展演”线上播出
广州开创非遗保护发展新模式 大学生扎根社区研究非遗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