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知名演员退出了其所投资的火锅店的股东行列,从而引发舆论关注。(6月7日《工人日报》)
前些年,餐饮行业流行一句话,“明星们不是在开店,就是在开店的路上。”很多明星将开餐厅作为自己的副业,一方面可以在线下也“圈住”不少流量,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理财方式。媒体梳理发现,明星最爱开的是火锅店,其次是烧烤店、面馆、奶茶店等。
这些餐饮店本来自带明星光环,明星还时不时地呼朋唤友前来捧场,拍个视频做做推广,理应客似云来,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不少明星餐饮店却火得快,“凉”得也快。天眼查2020年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是明星开设餐饮企业的集中爆发期,仅2017年就有约13家明星餐饮企业注册成立,但截至数据发布时,已有约10家明星餐饮企业的状态为注销或吊销。有些明星餐饮企业虽未消失,却也陷入大量门店关闭的窘境。
缘何会如此?纵观明星开店“翻车”案例,不难发现,一“美”难以遮百“丑”。不少明星餐饮企业曾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有的被曝以牛血冒充鸭血;有的被质疑使用合成肉来欺骗消费者;还有的被投诉火锅汤菜中有苍蝇,卫生状况不佳……管理、服务问题等也成顽疾:有的明星餐厅被指店面装修涉嫌抄袭;有的明星餐饮企业的加盟店被曝连经营许可证都没办;还有的明星火锅店出现天花板砸到锅底中,致顾客脸部被烫伤……有人认为,这些“丑”其实怪不到明星身上,因为不少明星餐饮企业只是资本“借”明星在炒作而已,明星多是甩手掌柜。但这种观点显然经不起推敲,因为所谓明星餐饮企业能够扩张如此迅速,吸引众多加盟店,正是因为明星的名气,而大众也多是冲着明星前来消费的。
因此,对于开餐厅一事,明星当更加谨慎,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则当明白一点:无论是加盟明星餐饮企业也好,还是请明星来代言也罢,明星光环只能带来短时流量。光顾着追求流量,而在食品安全、管理、口味、服务等方面“大意失荆州”,是舍本逐末。要将短时流量变为长久销量,必须走出“唯流量”,回归本原,顺应消费者需求,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在食品安全上做加法,在管理上做优化,在口味上做文章,在服务上花心思,如此方能让明星之“美”与食物之“美”美美与共。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