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纵深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

——论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南方时论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是广东必须牢牢抓住的重大历史机遇,是全省的重点工作之一。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落实九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纵深推进‘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和强大驱动效应”。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就要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战略意图,深刻认识“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实现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上不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

  建设“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牵引带动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过去五年,广东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双区”建设,释放整体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战略效应和辐射引领效应;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扎实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紧紧抓住“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加快推动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五年来,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强化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双区”建设走向纵深;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着眼制度创新,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高效流动,两个合作区起步成势、蒸蒸日上。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2.6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广东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超6万家,其中绝大部分都在粤港澳大湾区,比2017年净增加2万多家……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三地民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拥有“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叠加利好,这是广东奋进新征程的优势所在、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新征程上,惟有接续奋斗、埋头苦干,纵深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才能牵引广东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要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强化区域创新协同,依托深港河套等重大创新载体,携手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港澳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等优势与广东制造业、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湾区产业竞争力,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支持三地企业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要坚持软硬联通并举,推动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多样化实现形式,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数字湾区”,深化民生领域合作,共建人文湾区,释放大湾区强大的经济辐射力、文化影响力;要加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推动横琴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推动前海打造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开放新高地,加快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开发开放,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推动佛山三龙湾等特色平台建设,协同提升全面扩大开放水平。

  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省上下要用心体悟总书记的关怀厚爱、深远擘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上来,携手香港、澳门建设世界级的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努力把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变成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第A3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第A4版: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担起广州责任 展现广州作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廉洁广州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产业·医药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理论周刊
   第A13版:体育
   第A14版:文创·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加快全面建成广州 “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
以全面深化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 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
广东省财政厅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精神
市委台办召开室务会(扩大)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传达学习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纵深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