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陈治家
5月16日,珠海高新区召开产业发展大会。会上提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战略目标,唐家湾主园区工业总产值三年内要突破1000亿元,远期要突破5000亿元;到2025年,上市企业超30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超1000家,市级以上人才超1200人,实现“四个倍增”。
凝聚“产业第一”新动能
珠海高新区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招商引资、标准厂房、科技金融等重点工作,不断凝聚“产业第一”新动能。
一批重点项目集中落地投产。将招商引资作为落实“产业第一”的首要抓手,全力做到重点产业项目“每月有签约、每月有落地”。此次产业大会签约的10个重点产业代表项目涵盖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和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
一批标准厂房集中签约动工。到2023年底,该区要新开工建设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改扩建老旧低效厂房10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265.6亿元。大会现场,高新区科技产业局与高新建投、华发高新就标准厂房建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政企联手建设规模化、低成本、配套好的标准工业厂房,打造一批优质产业载体,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一批产业平台集中授牌运营。2021年各金融机构支持高新区企业(项目)共932家(个),授信额度305.58亿元,各创投机构的投资金额4.56亿元。2022年一季度各金融机构支持高新区企业(项目)共593家(个),授信金额达334.99亿元。产业大会现场,高新区为8家银行和3家创投机构颁发“产业第一”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单位证书;为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4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授牌。
一批专项政策集中落实兑现。高新区致力于打造珠三角最优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高地,陆续出台了《珠海高新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珠海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珠海高新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等配套政策。据悉,去年共兑现了1.32亿元产业类扶持资金,今年拟安排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安排年度人才专项经费近3亿元,筹措1万套人才保障性住房,为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势蓄能。
迈出“产业第一”新步伐
高新区谋划实施“八大工程”,进一步做强产业链、做大产业集群、做优产业生态,迈出“产业第一”新步伐。
一是实施深珠合作示范工程。全面对标对表深圳南山区,积极推进珠海高新—深圳南山的创新要素深度对接、创新平台深度联动、创新攻关深度协同,引进一批具有造血强链功能的“链主”企业,推动深珠合作由完善产业链向共建产业生态圈升级。积极对接深中通道至珠海连接线、深珠城际铁路(伶仃洋通道),全力确保2024年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
二是实施新兴产业集聚工程。做大做强“3+3+1”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梯度培育机制,年内引进培育2~3家30亿~50亿级龙头企业,新增80家以上规上企业,上市企业超20家,高企数量超6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50家,构建起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队。
三是实施招大育强跃升工程。瞄准延链补链拓链,主动精准招商,在“4+3”招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全员大抓招商的强大合力,全力引进一批具有造血强链功能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关键环节头部企业,力争年内引进优质项目330个,其中投资百亿级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90个。
四是实施科技创新突破工程。围绕落实落细人才友好青年友好“六无忧”行动,精准编制产业人才地图,打响“凤凰人才工作站”招才引才品牌,实现各类人才奖励补贴“免申即享”。开展“融合、赋能、创新”“两高”融合行动,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持续拓展“1元租金”“1元咖啡”等创新创业特色活动。
五是实施工业净地倍增工程。加强土地整备,推动连片产业用地开发,推行“标准地”出让模式,倍增完成2000亩连片“熟地”清理。大力清理盘活低效用地,制定“一地一策”处置方案,全力以赴盘活存量指标和存量用地。
六是实施园区树标提质工程。坚持整体开发、分片建设,高标准规划24万平方米金银湾超级总部基地,努力打造成为高新区乃至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以“低成本、规模化、配套好”标准,全力确保两年内新开工建设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改扩建100万平方米老旧低效厂房。
七是实施产城融合典范工程。前瞻建设未来科技城,打造未来产业超级孵化器和应用试验场。优化建设青春人文城,高标准打造淇澳红色村、会同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市科技馆,打造一批汇集青年人才、服务青年人才的滨海公共文化新空间、新地标。
八是实施营商环境重塑工程。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发展动能,在土地要素供给、人才育成孵化政策、城市更新和工业旧改、金融支撑体系等方面闯出新路子,形成产业项目“快速研判、快速签约、快速落地、快速开工、快速投产”创新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