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FSA1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佛山市南海区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发布 到2025年——

高新技术企业达4200家

制造业的创新改革将在南海开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智

  5月16日,佛山市南海区多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正式发布并实施的《佛山市南海区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至2025年,各级财政安排不少于200亿元,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不少于600亿元,共同构建“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团队)—企业研发机构—创新产业载体”的创新生态链,“4+6”产业链体系初步成型。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6%以上,推动3200家规上企业成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达420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850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600家。

  热点解读

  全力建设创新平台

  财政投入累计不少于100亿元

  记者从实施方案的基本导向中注意到,南海区在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中,特别重视创新平台的建设。为了引导创新平台建立与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机制,南海区将出台《关于财政奖补扶持科创平台建设的管理办法》,探索将财政奖补资金通过国资企业以基金、股权、物资采购、物业出租等多种形式投入创新平台,探索利用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为区内实验室、研究机构提供设备采购、物业配套等支持。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各级财政投入创新平台建设累计不少于100亿元。

  此外,围绕科创产业规划布局导向,南海区还将以“4+6”产业链体系为重点,优化完善《南海区产业地图》,集中展示区内高水平创新平台、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服务机构、人才团队等创新要素信息,以及重点企业、园区载体、产业规划等产业要素信息。南海区将充分利用好人才灯塔社区和狮山大学城等创新载体,促进创新要素与产业布局从资源匹配和技术引领两个维度无缝衔接,并力争到2025年,“4+6”产业链体系将实现高水平创新平台与人才团队的全覆盖。

  构建三大工作机制

  对企业创新平台给予奖励扶持

  构建更为有效的产学研、政企金合作机制,科研成果高效转移转化机制和研发能力支撑经济产出的招商评价机制等三大机制,将成为南海区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构建更为有效的产学研、政企金合作机制方面,南海区将修订《佛山市南海区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扶持办法》,对本地企业购买南海区创新平台及其全资子公司技术研发服务的,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鼓励创新平台与骨干企业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对创新平台服务企业获得认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给予创新平台奖励扶持。此外,还将制定《佛山市南海区“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实施细则》,支持企业与创新平台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支持额度最高达到5000万元。到2025年,推动创新平台服务企业累计不少于10000家。

  在构建科研成果高效转移转化机制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创新平台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设立投资管理机构,明确投资决策权限。南海区还将探索赋予创新平台300万元以下投资的自主决策权。构建研发能力支撑经济产出的招商评价机制方面,南海区将优化《南海区招商引资项目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作为新引入项目事前评估的必审环节,原则上新引入项目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3%。此外,南海区还将修订“南海招商政策十八条”,优化招商引资项目绩效考核,将研发投入、研发人才引进、创新能力建设、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且权重不低于10%。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到2025年技能人才总量达31万

  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资金、土地、人才等一系列重要因素资源作为支撑。为此,本次发布的实施方案中,南海区特别针对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各项重大要素资源,推出了相应举措。在资金方面,南海区不仅将强化国资支撑力度,还将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按照计划,南海区将统筹区镇两级国资力量,着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到2025年建设科技型产业园8个以上、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此外,还将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合作,充分利用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中长期投融资综合服务优势,为本地科创企业争取开发性金融支持,到2025年争取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南海科创企业超100亿元。

  在土地方面,南海区将实施《深化土地利用方式改革推动城乡融合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本土孵化重点科创项目库,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中安排不低于500亩的建设用地优先供给库内企业;同时还将建立科创产业载体动态储备制度,各镇街储备足量科创产业载体,供招商单位和企业洽谈选址使用,其中九江、西樵、丹灶不低于5万平方米,其他镇街不低于10万平方米。对于建设省级以上科创产业载体的,放宽容积率限制至5.0,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税收优惠。

  人才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实施方案提出,将出台《南海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实施方案》,鼓励职业院校联合区内企业,采用2.5+0.5或1.5+1.5培养模式,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与创新平台、中高职院校联合新增共建共用100间以上实训室、实训车间,对于新增购置培训教学仪器设备、培训资源开发等基础能力建设的给予资金扶持。此外,南海区还将引导职业院校教师1000人以上到企业实训,与企业合作研发,举办“揭榜挂帅”高校专家与企业对接活动。按照计划,到2025年,南海区技能人才总量将达31万人。

  记者观察

  一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创新变革开启了

  本次发布的实施方案中,涉及的多项工作,尤其是三大机制的构建,均需要南海区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和完成。这反映出,南海区在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中,敢于直面产业创新能力与经济总量、科创资源总量不相符的现状,切实避免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的改革决心和行动力度。当前,只有通过系统性地、全方位地、落到实处的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使政府、创新平台、企业成为共生共荣的创新共同体。

  作为这场改革的“操刀人”,南海区在此次实施方案中,搭建了一个既科学又系统的改革框架。首先,南海区将创新平台的建设作为“基本导向”的重要内容,从而凸显对创新平台的重视和定位;其次,南海区将构建的三大工作机制作为工作重点,这有利于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建立科创项目落地全流程绿色通道,推进科技领域简政放权,为科技创新“松绑”减负;此外,南海区为优化各项要素资源配置而推出的各项举措可谓“招招精准”,这些政策不仅有吸引力,也有明确目标,可执行性强,也很接地气。

  发布会当天,佛山市南海区招商局正式揭牌成立。这正是实施方案中关于“构建研发能力支撑经济产出的招商评价机制”的重要工作内容。如此高效的执行力让我们看到了南海区在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坚定信心。未来3年中,一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创新变革已在南海开启。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不仅将为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使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南海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标题导航
《佛山市南海区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发布 到2025年——~~~
~~~
见义勇为、爱心接力~~~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感恩奋进这五年·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第A3版:感恩奋进这五年·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粤韵周刊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国内·国际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视觉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广东
   第A16版:广东
   第A17版:都市新闻
   第A18版:文娱·闲情
   第A20版:教育周刊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高新技术企业达4200家
“佛山警拳”打出“平安禅城”建设新招式
顺德司机、医生路上伸援手获点赞
1-4月份佛山CPI同比上涨2.5%
佛山公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