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我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读书。这年深秋的一天,我壮着胆子,拿着一篇习作来到位于陕西文联大院的著名作家柳青家。
我对自己的这篇习作非常满意,题目是《铜杯的故事》。铜杯是我们家的一件祖传宝贝。爷爷曾带着父亲端着铜杯流落他乡,乞讨要饭。那年高考结束后,我很沮丧。因为感觉自己考砸了,大学梦可能要破碎了!那天下午,我一个人在村后山坡闷闷不乐地割荆条,突然听到大哥在村口高声呼喊我。我问啥事?大哥说,好事!我问啥好事?回答:天大的好事!快回家看看吧,天大的好事就装在咱家的铜杯里呢!我急忙跑回家,见铜杯里装着一个纸卷,展开一看:原来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顿时,我禁不住激动得哭了。全家人也都热泪盈眶……
柳青看完我的习作后,说:“故事不错,很动人的;文笔也流畅,有基础。”听了他的夸奖,我顺势说:“请您向《延河》推荐一下可以吗?”《延河》是当时知名的文学刊物,能在该刊物上发表一篇作品,就距迈向作家的门槛不远了!
柳青看看我,停了片刻,说:“你这篇东西,稚嫩了些,离发表的水平还有点差距。不过,就是达到发表水平,也不能靠别人推荐而发表作品呀!一切要靠自己!”
柳青的话,令我多少有些个失望。他大概看出我的心思,于是给我讲了一段大仲马与小仲马的故事:
小仲马从十几岁起就开始创作。但是,他四处投稿,四处碰壁。一天,大仲马对儿子说:“你别再那么死心眼了!以后,你再投稿时,附上一句话,可能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仲马问父亲:“附上一句什么话?”
“你就写‘我是大仲马的儿子,请关照’。”
小仲马摇摇头说:“这,其实我也曾想到过。但是,我不。”他不但拒绝了父亲的建议,反而起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依然四处投稿。终于,他以笔名首发的长篇小说《茶花女》一炮打响了。
(武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