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患者表示疫情并未给就医带来不便——

就医前验码测体温才有安全感

张青梅、吴婉虹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青梅、吴婉虹 通讯员魏星、包品红、王雯玉)近段时间,为了抗击疫情,广州各大医院抽调了部分医生支援抗疫,医院的就医环境有什么变化?有没有给市民就医造成不便?市民的就医体验如何?记者随机采访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几名患者,他们表示,“一切如常,并没有对就医产生什么影响。”

  市一患者:

  就医很顺畅,很支持医院的验码和测体温

  31岁的张女士是一名孕38周的孕妇,家住荔湾区,一直在市一医院产检。昨天记者见到刚从妇产科邓玲红主任医师诊室出来的张女士满面笑容,她开心地告诉记者,“邓主任说我和宝宝一切都好。”

  “我还是按照正常的频率来医院产检,一切如常。以前健康码只要是绿码就行了,今天需要72小时核酸,刚好我单位也要48小时核酸并有提供检测服务,所以对我没有任何影响。”她表示,听说医院也抽调了很多医生护士去支援测核酸,但门诊就诊并没有受到影响,“我一直跟着邓主任产检,每次来都能见到她。我38周了,宝宝随时可能发动,邓主任还特意交代我准备好产妇包,如果宝宝突然发动了可以随时来医院就诊,可以走绿色通道……都交代得非常详细。”

  张女士介绍,每次来医院产检时进医院都需要验健康码和行程卡,以及测体温,但这些都是必要的,大家都非常支持,“这样才有安全感嘛,说明医院很负责任,院门口大家都会自觉排队,井然有序。”

  “唯一有变化的是,这段时间会减少外出,基本都是家和单位两点一线,其他就没有什么影响了。”

  张女士表示,广州的各项抗疫工作一直都是有条不紊的,身在广州觉得很安心,“作为市民,我们只要积极配合就好了,像我自己,每次回家都会第一时间洗手消毒,尽量减少外出,不给政府和医护人员添麻烦,只要大家齐心抗疫,相信这波疫情很快就能结束。”

  广医附属中医医院患者:

  因为看病的人少,好像比平时还快了些

  居住在同德街道的邓先生,一个星期前因为不小心撞到,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同德院区骨科就诊。“算是小伤,所以也没看急诊,上网挂号预约了再过去的,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因为人少,看病好像还快了。”他说。

  邓先生表示,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不会用手机、不会上网,管控期应该也不会遇到什么就医方面的问题,“如果是小病痛,可以去社区医院就诊,而且核酸检测点一般离小区不远,社区群里也会发布一些医生到小区坐诊的信息,有就医方面的疑问也可以过去咨询。我觉得我们街道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挺好的。”

  同住在管控区的李先生,因为慢病要每周到广医附属中医医院同德院区内科就诊,也表示因为大家都减少出门,医院人少,看病反而比平时快了。“平时要等一两个小时的检查,今天只等了半个多小时。”他表示有听说过,如果是老人家有慢病不方便开药,也可以在小区里向志愿者求助。

  李先生告诉记者,在医院门口,也遇到过因为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进不去的人,不过他认为这个就医要求也应该算是共识了,医院的防疫要求还是需要坚持遵守的。“虽然我住的片区是七天三检,但是我每天都有做核酸的,回家后基本也不出去了,安全第一嘛。”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聚焦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
   第A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4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5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6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7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8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9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10版:评论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大湾区观察
   第A15版:文娱·体育
   第A16版:健康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学生居家无人陪伴?不怕,有老师在
居家消费格局变化 可学“利基”新理念
就医前验码测体温才有安全感
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