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收藏新宠:

加密数字艺术

Pak,《合并》( “Merge”)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Beeple《每一天:前5000天》(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
蔡国强在自己创作的火药画前留影,2021,罗桑摄

  我国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市场持续升温。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NFT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炒作、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而加密数字艺术,意味着当一件作品被铸成NFT之后,具有了不可替代的收藏价值。

  NFT艺术品逐渐成为收藏新宠,让我们和读者一起浏览NFT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晓明

  真正将NFT艺术带入公众视野的是一件数字艺术创作——《每一天:前5000天》,在佳士得拍出 6934 万(约合4.5亿人民币)美元的天价。它由数码艺术家迈克·温克尔曼 (Mike Winkelmann,又名Beeple) 从2007年5月1日起开始创作,在之后的13年多时间里,他创作并上传的数码作品,共计5000张图拼接而成的一个316MB的JPG文件。

  这幅作品的天价成交,成为NFT吸引媒体围观并大肆宣传的起点。同月,梵高的罕见画作《蒙马特尔街景》在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中,以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一幅纯数字画作竟然比传统名家原作卖得还要贵得多,这样的市场行情似乎有点超现实。迈克·温克尔曼(Beeple)不仅成了有史以来最昂贵的NFT艺术品的创作者,也一跃成为世界成交价排名第三的艺术家,仅次于杰夫·昆斯(Jeff Koons)和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之后,NFT数字艺术品火爆的市场表现力更是影响到了世界知名博物馆。全球受疫情的严重影响,传统艺术展览与艺术品流通的传统模式也受到影响,而NFT仿佛成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大英博物馆在展出葛饰北斋作品展的同时,拍卖200幅葛饰北斋作品的NFT藏品,其中包括著名的《神奈川冲浪里》。7月16日,华裔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受上海外滩美术馆委托为建馆十周年创作了NFT项目《瞬间的永恒——101个火药画的引爆》,这也是其首次探索加密空间。该作品于TR Lab线上平台以250万美元(约1620万元)义拍成交。8月29日,蔡国强在TR Lab线上平台发布其第二件NFT《炸自己》。这是一个99个限量版NFT作品。对于NFT作品的创作,蔡国强认为其自身创作所用到的火药爆破,其实是瞬间的,是留不住的,藏家购买的作品其实是那瞬间之后所形成的画布,而NFT则让留住火药爆破的瞬间成为了可能,“作品《瞬间的永恒》是关于‘爆破瞬间’本身,《炸自己》延续了对时间中那个时刻的探索。”但蔡国强此前曾对媒体表示,“NFT中永久存储的爆炸瞬间是无法被替代的,然而,现实中的爆炸所带来的震撼当然也无法被NFT替代。”

  我们通常想到的艺术品是绘画、雕塑和书法等,但是在电脑网络上进行的创作也可以成为艺术品,进而拥有收藏价值,由此成为市场的新宠。当NFT数字艺术品以势如破竹的风头涌入主流艺术圈时,到底给传统艺术创作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传统艺术品依赖于专业的人工鉴定,一般的民众难以鉴别收藏。而NFT艺术品被注册到区块链系统后,基于区块链公开透明的特性,不仅使得盗版侵权难度增大,而且可以把历任所有权者记录在案。正因为有区块链技术做支撑,NFT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相比传统艺术品,NFT艺术品在真伪鉴定、所有权溯源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励数字创作者的输出,数字艺术出现至今,大多应用在设计、游戏、影视等场景领域,更有甚者是需要用到VR、AR、MR等技术去体验,已经很难用传统的艺术观念去定义这些超前的、存在于元宇宙里的虚拟实体,NFT艺术品——作为最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流通的一种数字资产,这种形式将会与传统艺术长期并存并互相影响。

  在探讨NFT艺术品的各种可能性的同时,从创作的角度来看,除了将传统艺术品推出NFT形式之外,NFT化的收藏品正在变得多元:图片、域名、门票、游戏皮肤、视频影像,甚至概念行为的输出都能成为NFT——万物皆可NFT。

  在人们质疑NFT制造的艺术品是市场泡沫的同时,加密艺术似乎没有停下席卷世界的脚步。2021年12月初,神秘NFT艺术家Pak的艺术项目《合并》( “Merge”)在著名NFT交易平台Nifty Gateway向公众公开发售。在《合并》发售仅 48小时后,其成交总额就达到了91,806,519美元,约合人民币5.84亿元,一跃成为全球最贵NFT艺术作品,打破了此前迈克·温克尔曼的记录成为全球在世艺术家作品成交金额的第三位。

  如果说NFT艺术收藏本来是少数人的狂欢,那么《合并》的价值就在于,它将大大降低了人们进入或者参与NFT的门槛。因为《合并》的最小出售单位被称为“mass”,任何人都可以认购任何数量的mass,在拍卖会上由两万多名买家以渐进式拍卖的方式抢购一空,这些小球“合并”计算后,竟然成为一件价值逼近1亿美元的艺术藏品,这在传统的艺术收藏世界里是无法想象的。

  创作者Pak提到自己设计理念之一就是公众的可访问性,“他们不需要在几天内了解加密钱包,了解什么是NFT和这个圈子。我想让新的收藏者先参与进来,然后才是学习。”

  在NFT艺术品井喷的一年里,我们可以看到NFT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趋势,NFT不再是小众狂欢。

  任何人都可以是它的藏家,任何人在NFT世界里都是它的一部分。值得警惕的是,目前NFT市场里的买卖行为是否存在投机、炒卖的可能性?人们对于NFT艺术品的价值与泡沫是否真正了解?在经过全球性NFT交易环境的慢慢建立和规范之后,这些热炒的NFT艺术品的价值最终会落在何处?这些问题还有待时间去检验。

 
     标题导航
收藏新宠:~~~
~~~——画家金仁贵向广州市红十字医院赠送书画作品
~~~
~~~
~~~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3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深度
   第A7版:美术·闲情
   第A8版:体育·文娱
加密数字艺术
“书画抗疫”
善听是技术活
顺道而为
春趣
深春之恋
好书怕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