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公平之名对探听家长收入说不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这一最新规定,赢得大量点赞。

  近年来,不时有家长对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学生家长工作单位、职务、收入等信息的做法提出质疑。这些家长认为,家长是干什么的、收入多少,与学校教育并无直接关系。他们担心,学校可能根据这些信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并据此来分配教育资源。这些家长并非“杞人忧天”。去年,有媒体报道,山西忻州原平市某小学情况统计表将学生划为11类,其中包括“领导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等。教育部此次强调“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正是回应家长的关切,可谓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也是依法治校应有之举。《通知》为有关各方都上了一堂深刻的法治课。我们常说,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当从娃娃抓起。如何提高娃娃的法治素养?除了开设有关课程外,老师、学校也要做好“身教”,将“依法”贯穿于日常行为及管理中。以采集家长信息为例,就应遵循“非必要不采集”原则,并对信息加强管理,仅对必要人员公开,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如此,方能为学生提高对隐私权的认识、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环境。

  而《通知》中的政策规定要落到实处,亦需依法治校来保驾护航。如,有人担心,可能会有个别老师借家访等途径,变相了解学生家长的职业、收入等信息,进而“挟学生以令家长”。对此,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外,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也是必要举措。要畅通渠道,方便家长与学校及时沟通,对个别老师的失德行为进行举报,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委员会与学校方面联合进行调查,并给出处理意见。再如,有人认为,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可能会让学校无法掌握困难学生的信息,不能及时给予相应帮助。对此,也要谨遵“依法”原则,通过学生自愿与老师交流等合法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尊重学生,严格保密信息,并采取更为人性化的方式进行资助。总之,要将依法治校贯穿于学校治理的方方面面,如此,才能打造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推动实现教育公平。           (胡俊)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坚持就是胜利·美好家园 共同守护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国内·国际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凝心抓项目 助力“双胜利”
“以黑补黑”不能过度“脑补”
微评
共有产权房:好点子重在细执行
“莆田鞋”也该正名了
少些“键对键” 多些“面对面”
以公平之名对探听家长收入说不
斩断电子烟伸向青少年之手
重罚能否改掉用老油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