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降到世上,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宣告了人生是苦乐年华。在学坐、学爬、学走的过程中,所感知到的是三个字——不容易。
从此,人就开始了解决这三个字的“长征”,有的人用五六十年,有的人用八九十年,最后,对人生留下的最深印象,仍然是不容易。
先人曾经的路,就是我们今天要走的路,循着他们的足迹发现,人这一辈子,必须要想开、看开,另外一“开”,亦是特别重要——躲开。
想开,应该是简单的,但因为人往往喜欢胡思乱想,想入非非,异想天开,所以就变得复杂了。想到昨天,想到今天,想到明天,如果只是想到了欢喜,忘记了悲痛,也不期望大喜,那就一定是想开了。
去沂蒙山区,我遇见了一个做编织的人,他的手法细腻灵活,做出来的东西真可以说巧夺天工。可他只是自己编着玩,从不卖,谁喜欢就送一个。
我说,你开个店多好啊,肯定能挣不少钱。他说,不愁吃不愁穿,自己玩着高兴就行了。这人,这话,就是想开了。
看开,略难于想开,想可以闭上眼,眼不见为净,没啥干扰;而看,必须用眼,世界又是那么充满诱惑,不东张西望,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这山看着那山高,的确是件难事儿。看开,如传说的看破红尘,看无所看,心思淡然。看开,会让心里生出许多安静来。
可无奈的是,人在江湖,往往身不由己。因此,躲开是清醒的理智,还是一门护身的技巧。躲开,是在逃不掉的乱境里修一处小宅,里面有树有花,有诗有茶,断然是没了嘈杂和纷乱,那些无端的流言蜚语断然是不会翻墙过来。
陶渊明是个知道“躲开”的高人,所以他把桃花源打理得名扬千古;木心是个知道“躲开”的高人,所以他把诗和画捯饬出了一片心境。
人生“三开”——想开,看开,躲开,实际上是安静地看一树花开,任它风去雨来。
(杨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