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当消除“带货主播非正业”误解

  如今,随着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其相关产业链上催生了众多的新兴职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思路。其中,很多应届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带货主播”的行列。鉴于不少“带货主播”曾发生的“翻车”事件,社会普遍对这一职业的接受程度不高。因此,不少家长难免认为孩子成为“带货主播”是不务正业。

  五花八门的新兴行业走入市场,自然需要给大众一个适应和了解的过程。公众对行业一知半解,本无可厚非,不过一些学校和家长因为不甚了解又或是因为一些个别案例而对某些行业产生偏见,将其定义为“不正之业”,实在不利于对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引导。

  “带货主播”之所以能受到不少青年群体青睐,一方面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种不受时空因素约束和限制的互联网新兴职业,迎合了他们向往自由职业的择业取向。另一方面,不少青年群体受一些头部主播变现效果的影响,在所谓高回报的利益吸引下,想要复刻一些“带货主播”的成功路径。

  客观来讲,成为一名“带货主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高超的口才能力是“带货主播”的支撑基础。不少有过“带货”经历的主播表示,“带货主播”为了达到销售业绩,除了在直播过程中做到出镜不怯场、不冷场,还要对所售产品有所了解,以便及时回答观众对于产品内容和质量提出的问题。此外,“带货主播”还需要打造独特的鲜明形象。面对行业中层出不穷的竞争对手,想要维系顾客留存、增强粉丝黏性,需要“带货主播”树立良好的形象口碑,并根据顾客的消费痛点进行产品遴选。这些都不是个人所能实现的,一些知名“带货主播”的背后,往往都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如果只是一味地复刻模仿,也许能有一时之利,但往往不是长久之计。

  2020年,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宣布,在“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直播销售员”,“带货主播”从此成为正式工种。随着带货直播行业的市场监管升级,也推动了更多“带货主播”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在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选择上,学校、家长和学生都不应受所谓的“职业歧视链”的干扰。就业行业没有高下之分,做精做专才能实现职业生命周期的长效发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何种职业,都离不开深入了解职业内容,认真钻研、勇于尝试,才能有所发展。   (刘硕)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迎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履职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国内·国际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闲情
   第A14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5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6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守牢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佛高速免费”开了一个好头
拒绝“第一口烟”
让“职教高考”拓宽成才之路
重振“塌陷的县中”
开车玩手机就该重罚
有一种美是与博物馆比邻而居
不法“街拍”,当人人喊打
当消除“带货主播非正业”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