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第三方评估利于“双减”巩固战果

  教育部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有关工作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委托有资质的、信誉度高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独立调查,并利用督导监管的平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若要评选2021年十大教育新闻,“双减”不会跌出第三名外。2021年9月秋季开学之后,“双减”政策落地,教师按要求减少学生们书面作业,减少测试频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课后服务,为家长分忧。一个学期时间,“双减”政策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对学生而言,校内少了家庭作业,校外少了课外辅导班,学习成果验收结果也不会在班内公布,负担猛卸、压力骤降,自然举双手欢迎。对此,一些家长则表情复杂,他们觉得“双减”之后,孩子学习的劲头松了,玩劲上来了,一放学就玩手机,打游戏、刷抖音,孩子越来越放纵、越来越难管教了。包括个别一线教师,对此也有一些不理解。

  谁都知道,从大局来看、从长远来看,“双减”政策善莫大焉,势在必行,没有回头路,但巩固、扩大战果还须步步为营,因此需要一个阶段性成果来为政策加持。政策效果评估,一方面,增加说服力,提升政策执行顺滑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发现问题所在,及时给政策“打补丁”。单说第二方面,“双减”政策落地一个学期了,落在课堂教育和课后保障层面,比如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考试改革、托管服务等,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做细做实,确实很有检视的必要。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双减”政策方能行稳致远。

  效果评估如此重要,那谁来承担这项工作呢?教育部表示要委托第三方,这一做法不常见,体现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很有新意。让有资质、信誉度高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调查、跟踪评价,提高调查结论的客观性和可信度,从而提升“双减”政策的说服力和支持率,这种操作应提倡。

  (练洪洋)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都市新闻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冬奥中国年
   第A11版:冬奥中国年
   第A12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3版:深锐周刊
   第A14版:深锐周刊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第SS1版:时尚荟
   第SS2版:调色板
   第SS3版:时光计
   第SS4版:专页
让对企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心态更成熟 奥运更精彩
滑雪医生,折射冬奥硬实力
注入活水,让老字号续写不老传奇
新能源二手车
年轻人,在爱宠物中更好爱生活
第三方评估利于“双减”巩固战果
学历提升要防“包获文凭”陷阱
尊重不幸者追求快乐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