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就地过年,过出“家”的味道

  评论员观察

  回家过年,本是每个在外游子一年的祈盼。可是,近日全国出现多点散发的疫情。佳节渐近,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多地倡导外地务工人员就地过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第二故乡”感受温情年味。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尤其在“团圆年”因疫情被打乱了两次之后,众多在外打拼的游子早早便开始掰着指头算日子,急切地盼望着年夜饭的团聚。然而,在疫情于多地出现反复的当下,再度倡导“就地过年”成为一种现实需要。于个人而言,就地过年可减少来回奔波带来的感染风险,能够保护自己及家人;于全社会而言,则可以减少人员大规模流动带来的病毒扩散风险,有益于疫情防控大局。

  在万家团圆之际,众多游子选择舍小家而为大家,就地过年。各地也要以实际行动表达最真挚的感谢:要科学、合理制定疫情防控政策,不能搞“一刀切”,不可层层加码强硬留人;要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欠薪问题,禁止个别企业将“就地过年”变为“就地加班”,对于确因工作需要须于春节期间坚守在岗位上的劳动者,则要确保加班工资、节后调休等落实到位;要做好物资保障,给予适当补贴,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就地过年者留得安心、过得舒心……很多地方都为就地过年者送上“春节大礼包”,里面既有现金红包,也有热门景点门票、电影票、购物消费券等。接下来,还要在精细、精准上下更多功夫。要做好调研,并搭建沟通桥梁,多倾听有关各方声音,精细把握需求,精准奉上“红包”,让游子们感受到贴心,体会到真心。

  而真心,不仅应体现于此时此刻,更应贯穿于每时每刻。选择就地过年的游子,或许是所在城市的建设者,或许是肩负疫情防控重任的社区工作者,或许是每逢佳节更加忙的高铁工作者。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所在城市的发展不断“添砖加瓦”。将这些奋斗者当成“自家人”,为他们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家中老人的异地就医问题等后顾之忧,帮助他们融入所在城市,是给予奋斗者应有的温暖。而当他乡如同吾乡一般让人心安,真正成为“第二故乡”,就地过年亦可过出“家”的味道。           (胡俊)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2022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3版:2022广州两会·热话题
   第A4版:评论
   第A5版:2022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6版:2022广州两会·热话题
   第A8版:2022广州两会·热话题
   第A9版: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体育·闲情
   第A14版:视觉
   第A15版:深锐周刊
   第A16版:深锐周刊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南沙被“单独点名”的机遇与使命
坚定走好制造业立市之路
读懂广州预算报告里的科创“匠心”
微评
食品营销岂能无底线
就地过年,过出“家”的味道
职教实习“划红线”还须强监管
直播带货应该放弃顶流迷信
对“热度排斥症”还须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