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鹏飞 通讯员黎娟
昨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会议对《佛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解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规划》在与省里总体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根据佛山的特点突出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绿韵水乡生态环境改善示范、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示范三个示范,增加了“流域治理+一河一策”“无废城市”全过程管理服务等相关内容。
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
优良天数比例达91%
《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佛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不错成绩。“排污许可制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还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1%,PM2.5年均浓度达22微克/立方米,优于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二阶段目标(25微克/立方米)。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84.6%,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据悉,“十三五”期间,佛山系统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及村级工业园环境整治,完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加快构建“大环保”格局和“大治理”“大监管”模式。数据显示,2020年,佛山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均达到自 2012年颁布新监测标准以来的最优水平。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84.6%,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未来,佛山生态环境将会出现如何变化?《规划》显示,到2025年,佛山城乡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5年,佛山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碳排放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建成美丽佛山。
亮点逐个睇
亮点一:
以碳达峰为抓手构建绿色发展底色
佛山制造业发达,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是佛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佛山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佛山制造强市的地位,在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产业空间重构优化、节能低碳环保产业培育等做出示范,探索制造业城市生态文明创新路径。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该负责人说,加强陶瓷、纺织等重点能源消耗行业碳排放控制,做好控排企业碳市场履约,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到 2023年底,建成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和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此外,以产业载体升级为契机,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质空间,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动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空间格局。
同时,还将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加快实现佛山由“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转变。“对家电家具、陶瓷建材、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实施能效提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培育以节能低碳环保产业为亮点的绿色新兴产业,增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该负责人说。
亮点二:
多管齐下塑造“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生态风貌”
建成美丽佛山,离不开对佛山绿韵水乡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规划》的亮点之一,佛山该如何塑造“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生态风貌”?《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佛山将聚焦臭氧污染防控、土壤和地下水安全保障等问题,全面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水,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土壤和地下水协同防治,“无废城市”全过程综合管理等领域做出示范。
在水治理上,佛山将深化水质分析。“每月对国考、省考、市考和主干河涌开展水质监测,掌握重要断面的水质情况,实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每月监测、城乡黑臭水体抽测全覆盖”。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持续推进镇级工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初步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16个镇级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并且,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十四五”市考断面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
在固废处理上,佛山将强化固体废物数字化管理手段,力争在今年底前将建成佛山市“无废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同时,探索构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第三方治理模式。“去年,19家试点单位共服务佛山17075家企业,收运危险废物约6.4万吨。”该负责人表示,在土壤治理上,将推进国家“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状况调查及重点区划定工作。
亮点三:
“智慧环保”助力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
立足佛山市“大环保”格局和“大治理”“大监管”模式基础,持续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经验,在基层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区域规划环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改革、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改革、第三方环境治理服务和监管等领域作出示范,推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据悉,佛山将提升智慧环保决策能力。按照“数字政府”改革要求,协调高效推进“一网统管”生态环境专题建设。持续拓展水环境、大气环境感知监测网络建设,加快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布局,着力打造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感知网。以政务地图为基础,通过加载、调用、制作图层专题等方式,形成基于地理信息的全市生态环境“一张图”。逐步汇聚打通环评、许可、监测、统计、执法、信访等固定污染源管理和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业务数据孤岛,整合构建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同时,打破数据和应用壁垒,实现生态环境信息资源整合互联和数据开放共享。同时,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通过气象、水文、环境质量、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数据与统计模型、数字模型相结合,强化现状分析及趋势分析,构建精准识别、全息展现、协同管理的科学决策辅助支撑体系,推动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精准防控、精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