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稻米香里满是儿时味道
“禾下乘凉梦”广州成真

大吉沙“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碧绿的稻田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资料图片)

   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我们选择了一种稻米,就选择了一种文化。人们的生活、精神情感与稻米一起生生不息。

  2020年12月,袁隆平院士提出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双季稻区实施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研究与示范项目。2021年底,好消息传来,袁隆平院士的目标在广州实现了!

  追溯广州与稻谷的千年缘分,宋代广州已成为全国第一大米市,清代,增城丝苗米成了广州稻米的“金字招牌”;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奠定了“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的地位……

  如今,珍贵的大米变成了香喷喷的米饭、米粉、米糕……改变和影响了所有人的生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叶卡斯、徐静、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2020年12月,袁隆平院士提出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双季稻区实施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研究与示范项目。2021年底,双季稻“亩产3000斤”的目标在广州实现了。

  增城丝苗米成就“金字招牌”

  丝苗米是岭南传统优质大米的代名词,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籼稻优质稻米,素有“米中碧玉”的美誉。丝苗米原产于增城白水山,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增城区朱村街丹邱村白水磜栖云寺旧址前有约2亩梯田,属沙质浅脚田,是“丝苗”的原产地。

  最为传统的丝苗米品种后被称作“高脚丝苗”。根据首届丁颖科技奖获得者、有“增城丝苗米再生之父”之美名的宋东海研究员30多年的调查研究,增城“高脚丝苗”是由增城野生稻演化而来的。清代中晚期,增城丝苗米大量销往东南亚及美洲地区。清代末年,南海、香山、花县、番禺、东莞、顺德等地已规模化引种增城丝苗。

  在广州用无人机种水稻可领补贴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育成一大批品种,在我国南方籼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的地位。

  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网站的统计,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常规稻前10个品种中有6个籼稻品种、4个粳稻品种。在6个籼稻品种中,4个品种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另外2个籼稻品种含有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品种的血缘。可见,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籼型常规稻品种要么是“广东造”,要么有“广东种芯”。

  根据最新农情信息统计,2021年广州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3.8万亩,比省下达任务增加1.6万亩,完成率103.8%。其中,早稻种植面积17.05万亩,比省下达任务增加1.23万亩,完成率107.8%。广州发放中央财政2021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482.51万元,市级种粮大户补贴每户单造补贴封顶限额由15万元提高至50万元,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从每吨300元提高至400元,还将水稻育插秧、水稻精量穴直播、水稻农用无人飞机直播三种机械化种植方式纳入补贴范畴。

  双季稻亩产3000斤在黄埔实现

  2021年底,黄埔区在水稻种植上创造了一项纪录,成为广东省首个早稻和晚稻在同一田块突破双季稻亩产3000斤的地区。这项纪录最终取得的产量是1509.5公斤(即3019斤),这也意味着,袁隆平院士在2020年提出的攻关目标——“双季稻亩产3000斤”实现了。

  2020年12月,袁隆平院士提出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双季稻区实施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研究与示范项目。双季稻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黄埔示范基地的核心示范区位于黄埔区新龙镇洋田村,由袁隆平院士生前亲自部署,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承建。

  “在广东实现高产是有困难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说,这里高温多雨、水稻病害多。团队坚持选择这里,也是出于袁隆平生前的愿望,目的是为了求证在广东的气候条件下,亩产是否也能突破3000斤。如今,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在广州实现,令人振奋,也令人安慰。

  历史记忆

  广州宋代成为

  全国最大米市

  根据《广州市志》的说法,广州在宋代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米市,如今西门口附近的米市路,从宋代开始,直到明清,一直是大米交易一条街,米市路的地名正由此而来。

  经济史家全汉昇表示,(广东)出产的米,连同在广西出产的,都先集中于广州,然后运往沿海各地出卖,“舳舻衔尾,运之番禺”。

  根据史料记载,“香红莲”与“珍珠稻”是宋代岭南两种顶级好米,前者色泽微红,香气四溢;后者圆润光洁,粒粒饱满。除了“香红莲”和“珍珠稻”,还有产自韶关的仙米,雷州的米豆,以及名字挺诗意的“秋分粘”与“香梗”,都因滋味好而被写入典籍;一种名为“红腰封”的野生稻米,甚至还成了献给朝廷的贡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先”,这一千年古训,在中国南方老百姓的眼中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五仙观中,五位仙人的排位是“少者居中持粳稻,老者居左右持黍樱”。民俗学者、中大教授叶春生认为,这体现出人们对稻米的重视,一茎六出之粳稻,应当是移民带来的良种。这一过程,充满了颠沛、探索、竞争的因素。这些历史基因铸造了广州人的性格,培育了广州文化的风格。

  对“我对在广东开展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充满了信心。”

  ——袁隆平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北京冬奥会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国内
   第A11版:产业·医药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广东
   第A14版:文娱·体育
   第A15版:粤韵周刊
   第A16版:粤韵周刊
   第A17版:都市新闻
   第A18版:视觉
   第A19版:教育周刊·校园
   第A20版:教育周刊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稻米香里满是儿时味道“禾下乘凉梦”广州成真
西关非遗“濑粉”小店客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