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奥会中,将有男子冰球和女子冰球两个项目的比赛。在长达18天的冰球赛程之中,将一共有58场比赛在国家体育馆和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这两个赛场举行。冰球对抗性极强,场面激烈刺激。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维(署名除外)
规则很细致,奥运会不能“打架”
在宽26米至30米、长60米的赛场四周,有牢固的界墙,为了保护球员的安全也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而在赛场中间,两条“横切”赛场的蓝色线将冰球场分为3个区域,其中包括守区、中区和攻区。
在最基本的规则中,进攻队员不能先于球进入攻区蓝线,如果先触及球,就会被判越位。由于冰球比赛中队员的滑行速度很快,手中还握有球杆,所以每一位冰球队员的装备都可以算是“武装到牙齿”,但仅凭装备显然不足以保证比赛的有序进行。
冰球的判罚规则非常细致,而犯规的处罚也非常严厉,包括小罚、队小罚、大罚、违例、严重违例和停赛。受罚队员需要待在特殊区域,如果守门员被判小罚,则由场上其他队员代替受罚。因此,比赛中经常出现双方人数不等的情况。
一场冰球比赛共举行三局,每局时长20分钟,局间休息15分钟。球场内有9个争球点和5个半径为4.5米的争球圈,中心争球点是蓝色,其余争球点是红色。每局开始和每次比赛停止以后,都将进行一次争球。如果在三局比赛结束之后,双方打平,则需要进行加时赛。
冰球的加时赛也比较特殊,首轮加时为5分钟,每支球队各4人出场;其他轮次或铜牌争夺战加时赛则为10分钟,金牌争夺战为20分钟,均为5人出场。加时赛实行突然胜利法,也就是说一旦进球,比赛即时结束。加时赛如果仍然平局,则通过射门比赛决出胜负。比赛中换人次数不限,没有名额限制。
有趣的是,在部分联盟的冰球比赛之中,规则还允许“打架”。冰球打架也套路可循,基本流程是两名球员从眼神挑衅,到口头叫阵,再到扔护具准备,最后展开单挑。双方只能用拳头击打对方脸、鼻、口等部位,某一方被打倒在地意味着打架结束,此时裁判会将双方拉开,最后双方各被停赛5分钟。
不过,在冬奥赛场上,打架是不被允许的,只有NHL等少数商业联赛允许选手们在场上“合法打架”。
冬奥赛程紧凑,中国队期待突破
12支男子冰球参赛队将按照往届冬奥会赛制分成三组:A组为加拿大、美国、德国、中国;B组为俄罗斯奥委会、捷克、瑞士、丹麦;C组为芬兰、瑞典、斯洛伐克和拉脱维亚。四分之一决赛将于2月11日至12日举行,半决赛将于2月14日举行。铜牌赛和决赛将分别于2月16日和17日举行。国家体育馆为男子冰球主赛场。
女子冰球项目,将有10支球队参赛。A组为美国、加拿大、芬兰、俄罗斯奥委会与瑞士;B组为日本、捷克、瑞典、丹麦与东道主中国队。小组赛A组五支球队和B组前三名球队将进入第二轮八分之一决赛。五棵松体育中心为女子冰球主赛场。
冰球项目大约在20世纪初就传入了国内,并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了水平较高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场地、装备的因素的限制,国内冰球的发展缓慢。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冰球已经在中国青少年之中越来越有人气度,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自发学习冰球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凭着东道主的优势,本次冬奥会出现了史上第一次中国男女队都出现在奥运冰球赛场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