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
但中国青年科技人才存在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总书记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计划要向青年人才倾斜,扩大支持规模,优化支持方式。
为了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广州市科协通过组织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简称“青托项目”)给科研一线年龄在32岁以下,有潜力的拔尖青年科学人才提供政策、经费、师承等方面的支持,助力他们成为学术带头人、产业科技领军人才。
在已完成项目的2019届、2020届“青托项目”38名托举对象中,26人晋升为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12人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一批年纪轻、资历浅、名气小却又才华横溢的好苗子得以获得“雪中送炭”般的帮助,逐渐成为一股翻腾汹涌的科研后浪。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
为32岁以下青年人才“雪中送炭”
“我认为博士阶段以及独立科研生涯起步后十年左右,是最有机会出成果的阶段,也是最需要得到支持的阶段。但整体上看,这一阶段也是青年科研人才获得关注最少的时期。”对于青年科研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曾如此表示。
广州市科协同样通过研究现有政策发现,大部分人才政策所支持的都是35岁以上的对象。“这些人才要么是副教授以上职称,要么已是科研骨干,所拥有的资源已很丰厚。刚毕业的博士在科研生涯初期,没资源、没经验、没途径获得帮助。” 市科协一级调研员程志鹏表示。
中国科协从2015年起实施“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并依托专业实力强大的全国学会来推荐入选“青托项目”的人选。在青年才俊辈出的时代,缺乏强大的学会资源的地方科协又该如何实施“青托项目”并从中选出前途无量的好苗子?
广州市科协借鉴了中国科协实施“青托项目”的成功经验,同时另辟蹊径来打造自己的项目特色。在项目征集评审阶段,广州市科协广泛调研,充分征求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工作性质青年科技人才的意见,并组织专家论证,确保遴选的科学性。他们针对青年学术人才、青年项目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或者应用)、青年科技企业家人才、青年临床医生人才(非学术型)等不同人才属性,建立了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此外,广州市科协的“青托项目”在评审专家中设置青年科技人才专家名额,让青年科学人才在其中获得充分的“参与感”和“被尊重感”。
2019年4月,广州市科协正式启动“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青托项目”遴选32岁以下在广州地区工作、取得硕士学位以上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择优支持20人,资助金额10万元,分两年实施,全力为青年科技人才搭舞台、创条件、做服务。
程志鹏告诉记者,因为经费原因,“青托项目”支持对象的数量和范围还有限,更注重围绕广州产业升级的需求进行人才选拔。截至目前,“青托项目”已累计支持58人。
“小人物”长成学科“小巨人”
在为期两年的托举期内,青年人才在科研能力、个人成就、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朝崴博士从事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在两年的托举期内,他升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并在去年招收了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郭海彪博士如今是白云山和黄中药现代中药研究院副院长。为让研究结果成为实在的产品,博士毕业的他选择去企业工作而非科研院所。但代价是,他无法顺利申报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项目。入选“青托项目”后,郭海彪得以开展自己主导的“岭南中草药溪黄草科学价值挖掘”研究。
广州华视光学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范杭博士作为托举对象中唯一自己创业的青年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方面成绩优异,取得了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决赛的金奖、技术入选美国国际显示周Innovation Zone,荣获世界VR大会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大赛三等奖。
让青年科学家们感受颇深的是,在“青托项目”成长平台上,他们获得了政治思想的引领和科研业务的指导。
政治建设是“青托项目”的首要任务。在“青托项目”的引导和支持下,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和志愿精神,担当作为,建功立业。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朝崴博士在钟南山院士领导下的研究团队中刻苦钻研、努力攻关,科技抗疫成果显著;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教授张还添博士带领科室的青年骨干医师,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到街道社区、偏远贫困山区义务送医问诊……
在青年人才申请“青托项目”的初期,市科协要求每位人才寻找一位导师。在“青托项目”实施过程中,市科协也会举办各类交流会,促成导师与青年科学家的深入交流。优秀的导师团队为创新青年科技人才铺路搭桥,为青年科技者成长起到了加速作用。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张小锋博士在申请“青托项目”时,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克崧作为导师,被评聘为高级项目师并升职为单位研究中心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樊天慧博士师从欧进萍院士,于托举期间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超核教授指导下,主持和承担国家以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十余项。
周克崧院士:
“青托项目”是人才
“年轻”与“成熟”的接力
通过前两期的积累,“青托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在已完成项目的2019届、2020届“青托项目”38名托举对象中,26人晋升为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12人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19人入选中国科协“青托项目”、广东省“杰青”、珠江学者、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计划等市级以上的人才计划;18人次获市以上级别的奖励奖项;共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8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余件;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90多个,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90余次;16人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培训,指导博士生23人、硕士生68人;20人在全国和省级学会或在其他社会组织任职。
持续培养是“青托项目”与其他人才项目的最大不同之处。项目结题后,培养工作没有停止,市科协指导成立了广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协会由“青托项目”托举对象和有一定知名度的青年科学家为主组成,通过搭建的协会平台,在政策和项目上给予大力的支持,继续进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克崧表示,对于年龄在32岁以下、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而言,如何过好“科研黄金期”,打好职业基础,激发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非常重要,这决定了他们能否成长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科技创新人才重要后备力量。广州市科协实施的“青年人才托举项目”,是探索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创新性工作。该项目在培育造就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打造广州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实现创新型广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周克崧说, “青托项目”对象强调年龄32岁以下“青年”,是往“小”的方向要求,其他人才计划强调“资历”,年龄往“大”的方向要求,所以“青托项目”是选好苗子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重点培养,是人才“年轻”与“成熟”的接力。“青托项目”充分发挥市科协对青年人才苗子的发现举荐作用,依托市科协在基础学科和应用科学全领域的学术资源,可为被托举人按需定制,自由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青托项目”带来的支持和帮助是全方位的,不仅是经费、政策、工作等方面的支持,还能营造更宽松的人才培养环境。
“从‘青托项目’目前已实施的情况来看,被托举的青年科学家在科研能力、个人成就、社会影响力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我期待‘青托项目’未来在质量效果和托举规模上更进一步。”周克崧院士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