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方便了!不用请假,随时都可以去交诉讼材料。”黄埔法院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厅自今年投入使用以来,获得诉讼当事人频频点赞。相较于传统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 这家全市首个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厅打破了时间壁垒,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这是黄埔法院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
黄埔法院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把每一个案件、每一次服务都当成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要事做好做实。今年以来新收各类案件61954件,审结52101件,收结案数增幅及法官人均结案数增幅均居全市法院第一名,获评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改革创新工作先进集体。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章程 通讯员向阳、李雪
智慧建设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
“我们是第一次到法院,也不知道材料符不符合要求,什么时候能立上案?”近日,熊先生夫妇揣着忐忑的心情来到黄埔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熊先生通过手机进行网上立案,只用时10分钟即完成了立案申请。
无独有偶,当事人黄先生也通过手机线上获取了诉讼费用缴纳电子票据。“太方便了!扫码一键生成电子票据,不仅能少跑路,还能省下不少快递费。”
方便、快捷、省心的背后,是黄埔法院全体干警的不懈奋斗和努力。该院今年全面启用新诉讼服务中心,集约整合12类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在“一个窗口”实现诉讼服务“一体化”办理,向群众提供诉讼风险评估、材料收转、自助立案、自助阅卷、文书跨域打印、案件查询等全天候、全流程、全智能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今年以来,网上立案51347件,电子送达267211次,线上审理案件5539件,网上司法拍卖成交270件、成交总金额4.42亿元,催办、询问流程节点类信访件同比下降77.68%。
公正司法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法官今天来了,我们就放心了!” 7月20日,黄埔法院法官来到黄埔区长洲街道,在陈奶奶家中组织了一场接地气的听证。陈奶奶今年近八十岁,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收入低,独自抚养失去双亲的孙子小华心有余而力不足,多次向街道及民政部门反映申请转移监护权。黄埔法院根据听证情况,依法宣判由区民政局担任小华的监护人。这是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今年先后实施以来,广州首例以判决形式确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案件。
“民生无小事”,这样的涉民生案件在黄埔法院不算少数。今年以来,该院全面准确适用民法典,开展“用得舒心”“住得开心”“行得安心”等专项行动,审理各类涉民生案件5529件,涵盖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自甘风险”“政府监护”等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引领法治风尚,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百姓打赢了官司不是终点,高效兑现胜诉权益是黄埔法院的目标追求。该院深入开展“南粤执行风暴2021”专项行动,执结执行案件15970件,为胜诉当事人追回款项8.63亿元。开展“根治欠薪夏季、冬季专项行动”,为1478名劳动者追回欠薪2647.52万元。加强惩处规避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失信被执行人2008人次,限制高消费11542人次,为诚信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创新推动司法高质量发展
“感谢法官这么快帮我们公司追回了合同款。”日前,江苏某化工公司法人代表何先生不远千里来到黄埔法院,向案件经办法官赠送锦旗致谢。此前,该化工公司与某制药公司因合同纠纷在黄埔法院组织下达成了调解协议,仅用了23天就足额追回了合同款项。
黄埔法院出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五心”工程行动方案》,推行案件繁简分流改革,高效化解民商事纠纷,审结商事案件16995件,案件审理时长平均缩短35天,精准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再提升、再优化,获评“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先进单位”。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黄埔,经济社会活力不断激发,为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
创新是发展之魂。黄埔法院依托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全面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全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集中在该院审判,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改革稳步推进,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804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社会满意度高,激励保护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前景广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