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
2021年“余额”已不多,2022年正在拍马赶到。对于车企来说,2021年是复杂多变的一年。这一年,车市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一路攀高;这一年,科技创新持续深化,提升体验,也解决痛点,比如纯电续航里程超过了1000公里;这一年,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车企必须面对的课题;这一年,在零配件供应环节,车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车企抱以期待。因为新的一年,汽车市场发展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汽车将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被赋予更多的标签和含义,比如智能、智慧、智造、创造、质造、双碳、国潮、年轻等。变化是市场倒逼,是消费者需求。而只要有市场,中国汽车不缺乏创新。
在我看来,中国车市当下正站在新旧逻辑的临界点上。上一个逻辑是“引进技术+代工厂”的扩张模式。谁能与世界同步、不断扩大产能,“躺赢”是大概率事件。在长达20年时间里,只要车辆生产出来,具备一定的品质和可靠性,就能够卖出去。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都是购买人生的第一辆车,从“有与无”迈出“从0到1”的关键一步。现在,中国车市已经见顶,正在经历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转变,放眼看去,从A0级到D级的各个细分市场挤满了玩家,没有留下缝隙。发现蓝海市场?不能说机会完全没有,然而汽车技术快速迭代,一家车企独享一个蓝海市场的“红利期”不再以“年”为单位而是“月”,投入产出比是高是低得认真算一算。
新的逻辑是什么?从宏观上讲,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体验——许多车企已经意识到并且在做。从微观上说,就是通过智能、电动、共享、网联等科技手段,促进汽车价值的创造和创新。
道理还是那些道理,关键是要拿出“死磕”的架势并一路坚持下去。这是一件难但正确的事,要做到并不容易。不仅有前瞻性布局还要坚定不移的投入。但在中国车市不乏这样的车企,比如广汽集团。在今年广州国际车展上,广汽集团发布全新的绿净计划具体目标和举措,到2050年实现产品前生命周期的碳中和。为确保这一目标达成,广汽集团将拿出850亿-1000亿元,实施研发和产业化重大项目。
2022年,由于城镇化还在继续,加上汽车合资企业股比的放开,所以上一个逻辑不仅不会结束,甚至还会逐渐调整并优化。但与此同时,新的逻辑将迎来充满想象力的机会和市场空间。简单来说,2022年中国车市将是新旧逻辑并行的一年。两者之间,不全是竞争也有融合。
在消费升级、讲究格调、追求愉悦等的今天,汽车行业对新逻辑将愈发的认可。对新事物的认可,并不意味着否定旧事物。对于蔚来创始人李斌的“完全想不明白,现在为什么大家还买油车”的言论,我的看法是,这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还没有随时充电的私人充电桩。在许多地方,购买一辆10万元左右、没有里程焦虑的汽油车意味着更安心。中国车市高速发展20年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再加上2800万辆左右的年产销量,有足够的空间和底气,让两种逻辑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