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三维空间”宇宙观;蚩尤或为黄帝之子……日前,由清华大学入藏的2500余枚竹简“清华简”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再次惊艳世界。
“清华简”是指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一批竹简,涉及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且许多内容之前并没有被发现。正因为如此,“清华简”的每一次亮相,都能吸引众多目光。而“清华简”也不负众望,自2010年以来,发布了不少重大发现,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学术发展,也为大众奉上了一堂堂优质的传统文化“科普课”。
比如此次在一篇名为《五纪》的长篇战国竹书中,“挖”出先秦时期构建的宏大而复杂的天人体系,对于古代天文历数、国家治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再如此前发现国内最早算具《算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提供了佐证,使国内外否定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虚无主义态度不攻自破。
这一堂堂“科普课”让传统文化不断与现代人相遇,激起人们对历史、文化更为浓厚的兴趣,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也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尊崇。故而像“清华简”这样的文化大IP,还可以来得更多一些、更猛烈一些。要将更多的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成果以恰当的方式呈现于大众面前,注重以更为多样的形式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与大众“亲近”起来。如此,对于解决相关领域的人才难题也大有裨益。有报道指出,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出土文献材料日渐增多,但后继乏人却成为挥之不去的尴尬。正如湖南女孩钟芳蓉受到樊锦诗的影响选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相信随着“清华简”等大IP的成功“出圈”,亦会有更多青少年步入出土文献研究的专业殿堂,让更多的历史抖落时间的“尘埃”露出本真面目,让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时代芳华。
期待“清华简”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也期待对历史文化感兴趣、有志于以此为业的青少年能为未来的出土文献研究带来更多惊喜。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