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敢勇 通讯员何勇、梁亮
今年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印发日期为2016年11月28日)出台5周年。为充分展示5年来我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推动我省河湖长制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记者前往肇庆、云浮、江门市,开展河湖长制集中采访活动。
肇庆
河长巡河超32万次
据悉,2017年以来,肇庆市1094条河流(段)、7座湖泊已全部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市级河长主动担当作为,带头巡河履职,统筹协调解决河湖管护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河湖面貌明显改善。2017年以来,全市四级河长2034名,巡河超32万次,发现并解决影响河湖健康问题7589个,处理公众投诉问题201宗,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
目前,全市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劣Ⅴ类水质为零,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西江、北江等大江大河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今年1~9月,肇庆市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在全国排名14,省内排名第1,11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优于Ⅱ类水质目标。2021年1~10月新增、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93公里,88个建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整治完成率和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28%。从2019年起,肇庆市累计实现集中供水农村人口341.96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97.07%。
全市已完成碧道建设204公里,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计划任务。肇庆端州区碧道示范段将星湖、仙女湖、西江等重要水域串珠成链,打通断点阻点,盘活北岭山、羚羊峡等优质旅游资源,形成北岭山-星湖-羚山涌-西江-羚羊峡旅游生态线路;肇庆新区砚阳湖碧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和调蓄洪能力,提升城市景观和绿化水平,塑造“湾区绿洲、醉氧鼎湖”城市名片,彰显山水鼎湖优势和特色;贺江碧道画廊则结合省级廊道、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进行建设,被评为3A景区;四会市将古迹和现代景观结合起来,建成“古今并存,多元结合”的四会古邑碧道画廊;广宁县依托绥江靓丽的自然风光,建设具有竹乡特色的绥江碧道。
新兴
实现河湖“净—清—美”的提升
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凤凰湿地公园的凤凰湖,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公园栖息着珍贵的白鹭,公园整体面积约71255.2平方米,是太平镇匠心打造的一个文化旅游驿站。谁曾想,这里以前只是一片污浊滩涂,现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随手一拍都能出靓照。
近五年来,云浮市新兴县以河长制为抓手,全面推进环境整治、中小河流治理、碧道建设、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产业布局等工作,并以“母亲河”新兴江提质为线,串联带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并进,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目前,全县的县镇村河长共有232名,形成了“总河长—镇级河长—村级河长”三级治水体系,并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了集公众服务、河长服务、监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河长平台——河长云,引进了智能监察项目——无人机巡河,对河道水环境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全覆盖监测。2018年以来,县镇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33879人次,利用无人机巡河累计72次,落实问题整改2307个。
在水污染防治成果的基础上,新兴县大力整治新兴江、保卫母亲河,持之以恒打好打赢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实现由“净”到“清”的转变。母亲河新兴江水更清澈了,河道更畅通了,河边绿化美了,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景观河、风景带。在全面剿劣的基础上,新兴县的治水工作开始了从“清”到“美”的提升。通过大力开展“美丽河湖”创建行动,持续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
首先是制定水面漂浮物清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面抓好水面漂浮物、河道垃圾等清理工作。2018年以来,累计开展水面漂浮物清理专项行动9次,累计清理河道长度705.86公里、清理水域面积45.91平方公里、清理漂浮物4332.13吨,累计投入资金约3981.09万元。其次是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河湖监管、河道采砂管理等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管理保护、强化监督检查、持续清理整治。
全县共建成碧道18.7公里,形成了集旅游观光、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生态保育于一体的人文自然生态河道景观带,目前集成河碧道、龙潭湖湿地公园、太平镇凤凰湿地公园、簕竹镇碧道、河头镇碧道等已投入使用,成为假期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江门
广东全面推行河长制的“优等生”
采访组一行漫步于风景优美的江门市江海区下沙公园,听着工作人员的情况介绍,不禁感慨着下沙这几年的巨变。这里曾经是全市最大的棚户区,经过升级改造,如今已蝶变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江门市以江为名,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总数749条,总长4122公里,是华南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主要河流有西江和潭江。
推行河长制后,江门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向好。2018年以来,根据江门市150个河长制水质考核预警断面监测结果,全市优良水体数量上升39.7%,达到83.4%;达标水体数量上升44.9%,达到93.1%;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2020年,全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创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的最好水平。
按照省万里碧道建设规划要求,到2025年,省安排江门市碧道建设任务339公里,江门市研究确定规划建设364公里。目前,全市碧道建设已完成投资45.63亿元,建成碧道305公里。
在省智慧河长平台的基础上,江门构建了市级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和河长云手机App,把污染源、水质、三防、水利等有关信息纳入系统,实现一张图综合显示河湖长制有关内容。各县(市、区)也完成全面构建独具特色的“互联网+河长制”平台,蓬江区、鹤山市等建立了水质实时动态检测点,全天候实时预警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