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从都国际论坛在广州开幕

“全球合作”成论坛最热词

会议现场

  12月5日,2021从都国际论坛在广州开幕。本届论坛以“多边主义2.0版——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合作”为主题。来自30多个国家的160多位政界、学界和商界等领域的嘉宾以线上线下方式出席论坛,其中包括近30位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60位友好人士亲属、知名专家学者,近20位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等。

  本届论坛重点讨论六大议题,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变化:实现2030议程;全球非传统挑战与应对;公共卫生健康与全球合作,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领袖责任、行动与世界未来;坚持多边主义重塑全球治理体系;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重振全球化。

  论坛首日,无论是论坛发言还是接受记者采访,“全球合作”成为与会嘉宾口中最热的关键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边主义2.0版将为全球合作带来怎样的新变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方晴、徐雯雯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泽胤

  新挑战:全球抗疫和疫苗分配任务迫切

  “有能力的国家应向中国学习”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所言,当前全球威胁持续不断,我们需要新的多边解决方案。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更加凸显了全球合作在疫苗和国际旅行方面的重要性。

  至12月3日,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至少扩散至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人类与疫情的战争还看不见尽头。如何联手抗疫、如何分配疫苗、如何让这场抗疫之战“没有一个人掉队”,同样让论坛嘉宾感到了全球合作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现在疫苗供应非常不均,许多富裕国家接种率达70%以上,贫穷国家甚至不到4%,公共卫生物资供给平等性急需增强。”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首先说道。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图书馆副馆长铁木尔·沙伊梅尔格诺夫直言,病毒的不断变异,对全球疫苗供应能力是很大挑战,很多发达国家在疫苗供应上“有私心”。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萝扎·奥通巴耶娃给出的数据更加详细:至2021年10月,中亚地区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人均疫苗储备量是0.4剂,而欧盟是6.5剂。

  新冠病毒变异速度如此之快,如何跑赢?“加快全球合作,快速补充疫苗供应,让更多人群接种疫苗。”奥通巴耶娃认为,世界需要新型架构来应对新型挑战,“这个架构应当是全球架构,唯有构建起全人类的健康屏障,才能应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

  实际上,人们已经动起来了。马耳他驻华大使卓嘉鹰向与会者介绍了欧盟的新冠疫苗人道主义援助计划。记者了解到,至12月2日,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8亿剂疫苗,为提高新冠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持续作出贡献。

  “一隅不安,举世皆危。”沙伊梅尔格诺夫总结道,从全球抗疫和疫苗分配这一角度,人们看到全球治理模式需要调整和改革。早在去年2月,哈萨克斯坦获得了中国抗疫物资援助。如今了解到中国疫苗研发在多个路径取得成功,有助捍卫全球人类健康。“我想很多有能力的国家应该向中国学习,互帮互助,携手应对疫情挑战。”

  新局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凸显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建设更具包容性、相互连接、更为有效的多边主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合作正处于低潮。他提出,建设更具包容性、相互连接、更为有效的多边主义。社区、国家、世代之间的团结至关重要。

  “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解决办法,只有通过有效的多边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世界领袖联盟主席、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直言。他认为,其中最为迫切的问题与正在发生的疫情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疫情的斗争仍在继续。疫苗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尚未实现,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依然非常薄弱。

  新冠肺炎疫情也提醒着人们,经济在疫情冲击面前是脆弱的。因此,全球合作有助于为普惠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长期目标,包括解决卫生、教育、体面工作和社会保护的普惠可及性问题,同样呼唤着全球合作。

  “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面对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一起行动,发挥自己的力量。”突尼斯前总理马赫迪·朱玛说。他认为,在新冠疫情、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面前,发达国家有钱有资源来处理、解决自己的公民需求、环境问题。而发展中国家遭遇的挑战和冲击更大,因此“我们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多边主义是必不可少的”。

  同样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气候变化在不同国家造成不同影响的还有萨摩亚驻华大使塔普萨拉伊·托欧玛塔。他表示,气候变化对萨摩亚这样的小岛国家而言,影响非常大,但留给萨摩亚的时间窗口却更短。“在我们国家,一场飓风、一场地震都会席卷全国”,塔普萨拉伊·托欧玛塔因此呼吁国际社会要更多倾听来自太平洋岛国的声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则认为,新冠疫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脆弱性,面对这场全球疫情,人类需要更加团结,应对公共危机。此外,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也需要各国开展更多的协调工作。

  新答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社会发展需要应成为共同追求的目标”

  “人人都知道要合作,现实也需要合作,冲突却层出不穷,为什么?因为国际秩序出了问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郑永年在论坛上抛出这个论断。他分析,传统多边主义通常针对第三方,新的多边主义针对的是问题本身,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网络安全、人口贩卖、恐怖主义等传统或非传统的挑战。“人类都在一条船上,一旦翻船,大家都会遭殃,尤其是一些小国家。”

  “要悲观是很容易的,但我们仍然要去寻找好的解决方案”,论坛期间,芬兰前首相埃斯科·阿霍表示,尽管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非常多,因此更加需要共同合作、开放合作,要相信实现双赢是最好的方式。

  如何能实现多边主义2.0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让全球合作变得更包容?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以全新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来修复治理体系。中国一再呼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的真正的民主化,新的思维方式和原则来源于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这些都应该整合到重塑世界治理体系的努力之中。二是重新确立重点、路线图,发展新思想。“贫困和不平等是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因此,社会发展需要应成为共同追求的目标。”何亚非说。他认为,这需要国际社会的不断努力,而新的路线图同样要通过共同努力控制疫情,这是首要任务。“我们需要平等地获取疫苗,中国宣布要捐赠10亿剂次疫苗给非洲国家,这给世界做了非常好的榜样。”何亚非说。未来人类社会要通过团结一致,才能进一步推进气候变化大会所达成的协议。

  丁一凡认为,中国一直是支持多边体系的。“正是在现有多边体制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通过建设一些新的多边体制来帮助、巩固或改善现有的多边体制,这不是相互矛盾的行为,而是互利互补的。”

 
     标题导航
2021从都国际论坛在广州开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郑永年——~~~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迈入新征程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专题
   第A5版: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A6版: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A8版:要闻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深壹度·对话
   第A15版:体育
   第A16版:文化·阅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荟生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全球合作”成论坛最热词
以新型多边主义塑造新型国际秩序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从“摆脱脏乱差”到“追求乡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