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让“信用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和个人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公布了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广州顺利获评国家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国各地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全面提高了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也让守信者切实感受到信用的价值。具体而言,信用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和政策帮助;守信重诺者可享受就医、交通便民服务……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强力支撑。广州目前已实现全市常住人口和登记企业公共信用信息100%全覆盖,累计归集市场监管、海关、税务、司法等方面的信用数据量超60亿条。接下来,要让这些数据发挥出更大作用,开发出更多的应用场景,让讲诚信在公共服务、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能够“变现”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利,才能持续释放出信用红利,有力激发全社会诚实守信的动力,让信用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手段与营商环境建设的有力支撑。

  构建诚信的社会环境,要重点解决“守多守少一个样,守或不守一个样”难题。诚实守信,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硬支撑。社会诚信环境的打造有赖于每一个部门、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要通过正向激励,加大对诚实守信者的激励褒奖,提高守信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要加大惩戒力度,让失信者寸步难移。双管齐下,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广州围绕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信用奖惩和权益保障,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让守信者“降成本、减压力”,让失信者“付代价、增压力”。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用地审批等环节建立信用承诺机制,以信用机制来推进减材料、缩环节、强约束。广州还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有效提升监管效能。疫情期间,广州“信易贷”平台开发上线“抗疫专区”,上架多款信用产品,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强诚信建设,通过建立信用档案、“红黑名单”制度等方式,对自身从业人员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监督。这些举措,让诚信越来越成为个人与市场主体的自觉行为。

  千年商都,诚信为本。信用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人关注信用记录,人人参与信用建设,“学信、知信、用信、守信”的诚信文化蔚然成风,将会给市民生活、企业成长、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信用红利。     (谭敏)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独立自主
   第A3版: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生活·旅游
   第A15版:生活·旅游·揾食
   第A16版:文创·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以史为鉴,努力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让“信用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和个人
登陆北交所,穗企大有可为
法治政府建设离不开你我他
寻求最大公约数,护佑数据安全
职业教育更需要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