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健源、陈钰凤、冯嘉敏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今后五年,禅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贯彻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六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超过20%;财政民生投入占比超过七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中心要有中心的功能,中心要有中心的担当,中心必须有中心的贡献。”昨日,佛山市禅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禅城区代理区长严冰作政府工作报告。严冰表示,强中心是市委、市政府赋予禅城的使命,是禅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未来五年,禅城区将坚守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不动摇,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和首位度,深化“人城产文”融合,全面推进“六城” 建设,打造高品质禅城,努力建设与万亿级城市相匹配的市中心。
创新创业之城:
打造魁奇路地铁经济带
今后五年,禅城区将聚焦抓实体、强科创,全面实施“提二强三”行动,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重点、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之城”。
严冰提出,禅城区要增强季华路总部经济带功能,打造魁奇路地铁经济带、禅西大道科创产业带,发展总部经济、地铁经济、科创经济。加快集聚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金融保险、数字创意、新经济等业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头部企业+中小企业”融合共进的产业生态圈。
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力和服务力是“提二强三”行动的重点,禅城区将高标准建设“环文华公园”中央商务区,延伸辐射重点商圈建设,打响“到佛山·逛禅城”品牌的知名度,建设区域消费中心,打造大佛山城市商业新高地。
精致秀美之城:
推动“全域城市化”
今后五年,禅城区将聚焦提能级、强功能,全面实施“品质禅城”行动。严冰提出,禅城区要下足“绣花功夫”,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人居品质。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东鄱路北延、同济路西延、南庄大道东延等骨干道路,再打通一批“断头路”。
同时,推动轨道交通成网,加快“三线三站”投入运营,推进“四线一站”有序建设,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以轨道TOD带动空间要素集聚,在湾华、石湾等站点探索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建设。
严冰在报告中还提出,禅城区将推动“全域城市化”,加快“环文华公园”中央商务区、中心活力区和东平河水轴线、汾江河“一河两岸”建设,打造佛山城市会客厅和城市新封面。
智慧高效之城:
推进5G网络全覆盖
严冰提出,接下来,禅城区将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发力新基建,加快搭建城市智能体、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打造“城市大脑”。推进5G网络全覆盖,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商圈等一批数字化应用新场景,提升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与此同时,严冰要求,禅城区要聚焦转作风、尽责任,全面实施“高效政府”行动。其中,严格执行“一月三问”工作落实机制,强化政令即时响应、首问责任、清单管理、“一竿子”督办等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变管理思维为服务思维,健全“互联网+政府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提高行政效能。
岭南文脉之城:
规划建设“岭南非遗天地”
严冰表示,未来五年,禅城区将聚焦兴文脉、塑品牌,全面实施“最佛山”行动,加快建设“岭南文脉之城”。其中,禅城区将规划建设“岭南非遗天地”,加强陶艺、剪纸、粤剧、功夫、醒狮、中医药等岭南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推动非遗要素创新发展。同时,加快梁园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步伐,推动梁园、南风古灶等精品历史文化街区与岭南文化地标串珠成链。
先有塔坡,后有佛山。严冰表示,禅城区要加强佛山初地塔坡片区综合开发利用,整合特色文化元素,挖掘历史故事,拓展体验场景,打造标识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文化原点,留住千年记忆。
开放包容之城: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严冰表示,接下来,禅城区将全面实施“活力跃升”行动,加快建设“开放包容之城”。其中,面向大湾区持续加大引才密度、育才强度,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提升人才服务效能,推动优质教育、医疗、消费等配套生活设施向人才园区、创业社区覆盖,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同时,禅城区还将加强与市内各兄弟区的互联互通,在规划对接、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深度参与广佛全域同城化,积极对接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主动对接横琴、前海合作区,发挥深商会、佛深产业融合促进会等平台的桥梁作用,积极承接大湾区外溢产业资源。
幸福祥和之城:
新增公办优质学位5万个以上
严冰提出,禅城区将全面实施“幸福家园”行动,建设“幸福祥和之城”。其中,在教育方面,禅城区将加快佛山二中新校区、佛山九小新校区、绿岛湖学校、凤翔湾学校等项目建设,多渠道扩大公办学校、幼儿园规模。未来五年,全区新建、改建、扩建20家以上学校,新增公办优质学位5万个以上。
在医疗方面,禅城区将推进市二医院新院区建设、市中医院改扩建,支持服务市级医疗机构建设,推动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村居,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加快中医药等资源融入“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新增床位150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