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全球15个入围城市角逐第五届广州奖(即“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的最终评选结果将揭晓。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让未来充满变数。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60个国家和地区175个城市参评本届广州奖,凝聚起提升全球城市治理能力的共同愿望和强大合力。“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回望十年发展历程,每届广州奖都吸引了50多个国家超过150个城市参评,至今已收录全球1300余个城市治理创新案例,堪称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的一座宝库。
审视世界各类城市奖项,广州奖因聚焦城市创新发展的独特视角而有别于其他。从历届评选活动来看,申报项目覆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城市规划与交通、城市文化、环境治理、社会包容和性别平等等诸多主题领域,生动展现了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的多样性、成长性和独特性。顺着这条创新的线索,可以看到,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与世界城市发展变革的大趋势是相互印证、步调一致的。
当然,广州奖所反映的这个“大趋势”是具体而微之的。不同于一般的研讨和评奖,广州奖更关注具体语境下展开的典型实践。正因为如此,包容是广州奖的一个鲜明特色。包容差异,提升治理温度——可以说,广州奖之所以能充分发挥智库平台的作用,与其开放包容的风格分不开关系。诚如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顾问、广州国际城市创新研究会执行主任游建华所言,“广州奖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提供的重要经验,可以令其他城市和地区受益,而这些经验并不仅限于获奖的案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成为共识,城市间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广州奖不仅为创新实践全球城市治理提供了鲜活的样本,而且为铺设城市合作的关系网络、提升城市的国际话语权创造了机会。近年来,广州奖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评奖标准,入围城市案例被纳入联合国人居署城市最佳实践数据库,广州奖在与国际接轨方面动作频频。通过引导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间交流交往,发起对话,激发共鸣,凝聚共识,共同面对挑战,促进互利共赢——广州奖以独特的世界眼光和创新思维,将不断赋能城市创新发展,引领城市善治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