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票
近日,国家铁路局关于《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称,铁路客票儿童票拟由身高划分改为以年龄划分,实行车票实名制,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
微评:从“量身高”到“看年龄”,既是进步,也是提醒。在儿童身高“节节高”的当下,不少地方还以“身高辨儿童”,显然不符常理,且有违大众所望。儿童长得再高,对该享有的权益不能“视高而不见”,而相应的管理服务更不能“发育不良”。对此,该调整和改变的,当然不止铁路部门。
成人礼
为了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18岁成人礼,商丘高三女孩张资昕掏出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在“商丘好人爱心早餐”店请152名环卫工吃了一顿饭。这一幕被爱心义工拍下上传网络后,很快就上了热搜,大家纷纷为爱心女孩张资昕点赞。
微评:一顿普通的爱心早餐,一场特殊的成人礼。从儿童到成人,变化不只是把儿童票换成全价票,更重要的是身份的转变。长大成人,是容易的,也是不易的。因为“长大”是自然而然,但“成人”往往需要认同身份转变带来的责任、担当以及奉献。张资昕同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示范。
“抠房”
近日,“女子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一事引起广泛关注。主人公在接受节目采访时,分享了自己“一路抠来”的心路历程,反思了当下社会超前消费的现象,并表示抠组里的年轻人“不是抠的人,是认真生活的人”。 然而,这些个人反思的片段在网上二次传播时,变得支离破碎,只留下“女子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的标签,使得主人公遭受了大量攻击。
微评:一个原本颇为励志的故事,却因断章取义的标签化阅读,变了味,也耐人寻味。其实,“抠”与“不抠”,都是个人选择,而一个成年人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也无可厚非。同样,作为成年人,也应该理性地看待每一种观点,当价值观可能相左时,不认同便是,又何必随意上纲上线?小心自己成了毒流量的流量密码。
(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