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全面启动“加强针”接种

市卫生健康委权威解答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接种相关问题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境外输入疫情风险持续存在,国内部分地区接连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昨天,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根据国家、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统一安排部署,为进一步筑牢人群免疫屏障,广州市已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接种,并针对市民们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做出了权威解答。

  呼吁:符合条件的尽快接种

  市卫生健康委表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呼吁符合条件却未全程接种人员尽快完成全程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尽快完成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使用的疫苗如何选择?

  (1) 使用同一公司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使用原公司疫苗进行一剂次加强免疫;

  (2) 使用不同公司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优先使用与第二剂相同公司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如遇第二剂公司的疫苗无法继续供应等情况,可使用与第一剂相同公司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使用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的人群继续使用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接种“加强针”需要收费吗?

  当前“加强针”接种执行的收费政策和基础免疫政策相同。

  加强免疫是否安全?

  安全。有关专家表示,结合有关企业关于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的研究结果发现,接种加强免疫的第二针或第三针仍然像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一样安全。

  什么是“加强针”?

  “加强针”也叫做加强免疫。由于各种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多数都有一定的期限,在完成基础免疫后经过一定的时间,体内免疫力逐渐减弱或消失,为使机体继续维持牢固的免疫力,需要根据不同疫苗的免疫特性进行适时的再次接种,这就是加强免疫。

  接种“加强针”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一)既往已全程接种中生北京(含成都生物、兰州生物、长春生物分装)、科兴中维(含北京科兴、科兴大连分装)、中生武汉的灭活疫苗和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

  (二)完成全程接种后已满6个月(至少180天);

  (三)年龄在18岁及以上。

  本次加强免疫的目标对象有哪些?

  (一)优先在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中开展加强免疫,原则上由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统一组织接种,做到“应接尽接”。主要包括:

  1.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人群,如: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国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边境口岸工作人员,港澳流动渔民,进口冷链食品重点场所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

  2.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包括社会秩序保障的人员,如公安、武警、消防、应急、社区工作者、监所相关人员等;维持社会正常生产、生活运行的人员,如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等;社会基本运行服务人员,如食品、国内交通、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物流、邮政快递、高校、教育行业、托幼服务、月子服务、精神卫生、福利、救助管理、市场监管、新闻媒体相关人员及其他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等。

  (二)有在境外感染风险人群以及其他有接种需求且符合条件的人员,如出国学习、工作人员,跨境劳工;60岁及以上感染后导致重症高风险等人群。可留意辖区具体公告,或联系属地街道、居委前往指定接种点接种。

  加强免疫效果如何?

  国家疫苗研发专班组织专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免疫6个月(180天)后再接种1剂加强针,受种者体内的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加强免疫2周后,中和抗体水平较接种前可提升几倍甚至几十倍;不仅如此,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的抗体谱也更广,可对变异株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

  加强免疫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接种时,需携带身份证、护照等相关证件,并根据本地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既往所患疾病、近期是否用药以及预防接种史都应告知医师。

  (二)接种后,按规定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发生疑似不良反应,请向接种单位报告,有必要时及时就医。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身边纸
   第A7版:文娱·每日闲情
   第A8版:体育
广州全面启动“加强针”接种
常住人口、登记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全覆盖
广州“00后”用石湾陶塑讲述“觉醒”故事
海珠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荔湾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天河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番禺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南沙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从化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