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老年人模式”要真适老

  政策引导之下,很多手机厂商、App等都推出了“老年人模式”。那么,这一模式的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呢?近日,媒体调查发现,“老年人模式”将字号和图标变大,界面更加简洁,确实给老年人群体带来诸多方便,然而,一些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

  从媒体报道看,目前,老年人遭遇的困难最为突出的是两点。其一,智能语音不智能。有老年人表示,部分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模式”,未能考虑到很多老年人不能很好使用普通话的现实,如果说的是方言,智能手机便识别不了,就不能打开语音功能。其二,广告陷阱不见少。一些App“适老版”仍然充斥着做任务、领现金等广告,老年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点击进入或下载。

  面对困难的存在,我们需要认识到,适老化改造本身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老年人群体所遇到的困难,正是需要着手改进之处,而改进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表面困难上,还需要重视其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是用户思维亟须提升。诸如“智能语音”之类问题,就是因为少了些用户思维。此前,已有一些政务类微信小程序在老年服务专区上线方言搜索功能,由此可见,“智能语音不智能”更多的并非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说明相关开发者对“老年人模式”尚缺乏正确认识。“老年人模式”绝非将字体加大如此简单,而是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心理特点等。相关开发者要深入研究老年人群体,并通过聘请体验官等建立用户反馈机制,从而有的放矢地持续优化“老年人模式”。

  其次是系统思维有待强化。诸如“广告陷阱”之类问题,便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来化解。一方面要强化监管,完善相关标准,对App“适老版”的广告发布形式、种类、数量等进行有效约束;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培训,不少老年人接触智能设备时日尚短,不仅需要学习如何便捷地使用“老年人模式”,也需要了解如何防范形形色色的“老年人陷阱”。此外,“老年人模式”不够适老,还暴露出相关人才较为匮乏的问题。因此,“懂老知老”专业人才的培养亦有必要加速。总之,适老化改造乃是“综合题”,需要有关各方用好用户思维、系统思维,拿出足够的耐心与智慧共同解答。         (胡俊)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聚焦区两会
   第A7版:聚焦区两会
   第A8版:聚焦区两会
   第A9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深壹度·调查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健康周刊
   第A15版:健康有约
   第A16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荟生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以有力督导推动“双减”落地见效
文明,一道“食在广州”的“特色菜”
“居家上门服务证”为幸福加码
以精细化助推电商消费升级
“老年人模式”要真适老
“次生灾害”
研究成果岂能父子“共享”
“网红被骂上热搜”是个提醒
买手机不送充电器,谁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