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少年都有一个航海梦,浪漫的梦。碧蓝的海、灼人的阳光、白帆、船索、不知名的海岛……
而真实的航海,在当代科技和巨型船舶出现之前,充满了挑战,是勇者才敢主动迈入的险途,也是高度规划性、专业性的事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跨越大洋的航行,需要众多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而对这些曾扩宽了人类海洋版图的东西,很多人了解得可能并不多。
广州海事博物馆中全新开幕的“——西方航海仪器展”,就能满足你对它们最强的好奇,最放飞的想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维宣
从大航海时代到第二次工业革命
“海天千色”展以航海过程中的各环节为主要脉络,从航海前的绘制海图、研读日志等准备事项,到航行过程中的气象观测、时空定位、提升动力、安全驾驶,再到灯光、声音、信号旗、摩斯密码,到潜水探索、船员生活等,贯穿了航海全过程的技术与装备领域,汇集各类文物展品约150件/套。当中有经纬角度仪、气压计、温湿度计、干湿雾雨表、望远镜、太阳系仪、地球仪、日晷仪、沙漏、报时器、怀表、船钟、指南针、罗经、计程仪、压力表、舵轮、测斜平衡仪、船灯、航标灯、潜水头盔等;还能看到西方的航海日志、中国的“更路簿”等航海指南;洗漱柜、转椅、茶炊、冰桶等船舱设施;还有各种各样的船模、画作等艺术品。
馆方专家表示,这些文物展品的后面,凝结着大航海时代(15-17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后期-20世纪初)等历史时期,可以让我们看到科技革命对航海深刻的影响。
看过去的大航海家们怎样避风
这几天的台风“圆规”吸引了很多关注。博物馆专家指出,风是航海者最关心的气象要素之一。不同风带的海况不同,对船舶航行都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严重威胁海上船舶安全。展览中的气压计、晴雨表、温湿度计、就是对空气环境状况进行记录及预测天气变化的重要工具。
展览中有一件收藏于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哥伦布雕像,系1890年西班牙国王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请城中名匠根据当时哥伦布肖像制作。雕像高18英寸,底座直径7英寸,地球仪直径约3.5英寸,表面镀金,具有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风格,曾收藏于西班牙的航海博物馆。展览告诉我们,无论是从1405年首航的郑和七下西洋,还是1487-1488年迪亚士船队绕过好望角,探出从大西洋进入印度洋新航路的航行,都属于“近岸航行”。1492年哥伦布船队横跨大西洋的航行,则进入了跨洋远航航线阶段。
展览中的太阳系仪,大家恐怕没怎么听过。这种机械设备以日心说的模式来表现太阳系中行星和月亮的相对位置和移动,是通过确定天体位置来测定船体位置的工具。此外还有航海星盘,其用途是测量太阳或某个恒星相对于天球地平圈的高度。航海家可以通过太阳、北极星或其它恒星与天球赤道的距离确定船舶的纬度。展览告诉我们,天上的星星很多,但能用于天文航海的只有165个,包括太阳、月亮、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其它159颗恒星,它们统称为“航用天体”。
“更路簿”中国古代渔民的智慧结晶
中国古代和近代航海的一大遗憾,就是保存下来的第一手记录太少。今天船舶上被视为标配的航海日志在旧时的中国船只上见不到。展览中展出了1924年出版的“卡蒂·萨克(Cutty Sark)”号航海日志。“卡蒂·萨克”号是一艘英国三桅快速机帆船,长64.7米,是世界上最快的帆船之一,被用来从中国运回茶叶,并从澳大利亚运回羊毛。1872年6月18日,“卡蒂·萨克”号与另一艘“塞莫皮莱”号帆船同时从中国上海启航驶往英国,途中展开了一场持续4个月的激烈比赛,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与之可类比的中国旧时航海的重要参考资料大约是“更路簿”。“更路簿”是中国海南渔民在海中作业时使用的航海手册,记录了大量地名和重要的海洋资讯。它早期主要是以家族或师徒关系口头方式传承的。展览中的手抄本《来往顺利流水部》(更路簿)是1912-1949年海南潭门渔民使用的。
这些展品是各个时代最前沿的印记,引导着后人不断寻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