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多宝路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价值,以文化为脉络,建筑为媒介,形成西关风情体验区、粤剧文化体验区、众创空间、特色商住区四类功能区。
●打造逢源南、逢源市、多宝街-宝庆新中约、宝华正中、宝庆新南约东段-十五甫正街、宝华正中横6条慢行街巷。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日前,《多宝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通过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并于10月8日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公布实施。
保护:
新建建筑最高不超过18米
多宝路街区为清同治、光绪年间,十三行富商为解决当时居住用地不足而开辟建设的商住型街区。多宝路旧名多宝大街,东连宝华片区,北邻宝源片区,为清末巨商邓华熙命名的“三宝”之一。所谓的西关“三宝”是指宝源路、宝华路、多宝路,昔日西关大屋的精华之作多聚集于此。
多宝路街区内现存清代探花李文田书斋(泰华楼)、清末广州六大当铺之一的宝庆大押等地标式建筑。
多宝路历史文化街区内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街区范围内保护对象包括:物质文化遗产要素9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7项。物质文化遗产中包括不可移动文物6处,历史建筑10处、传统风貌建筑5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39处,以及麻石街巷16条等。
本次规划划定了核心保护范围,以多宝路为主干,范围东至宝华路,西至逢源市、宝庆市,南至恩宁涌,北至宝庆新北约、宝贤南,用地面积为7.14公顷。核心保护范围采取整体对待、严格保护的措施,不得擅自改变街区传统空间格局和建筑原有的立面、色彩。建筑和环境要素以保护和修缮为主。除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新建、扩建必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2米以下。
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东至逢源市、宝庆市,西至龙津西路、恩宁路,南至恩宁涌,北至逢源中约、逢源东街,用地面积为4.7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新建、扩建活动的,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以下。
规划还特别提出,建筑高度控制应遵循“整体协调、分类分区严控”的方针。对同一地块有多种建筑高度控制要求时,采取“从严管控”的原则进行控制。
活化:
打造休闲旅游型慢行空间
规划还提出了街区活化建议。结合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发展规划,北岸岭南文化传统风貌区及西关历史城区七大特色功能区规划,发掘多宝路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价值。以文化为脉络,建筑为媒介,形成西关风情体验区、粤剧文化体验区、众创空间、特色商住区四类功能区。多宝路以南、宝华正中横以西地块可采用“文商旅”相结合方式,设置文化体验、商业零售、特色餐饮、精品旅馆等功能。其余地块以“微改造”模式保护和活化历史资源,在不影响原居住功能的前提下,鼓励居民结合传统民居,发展特色商业,兼容公共服务与文化活动。
此外,还将对接文商旅平台的西关骑楼环及水上游线、“西关漫道”系统,结合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对老城现有街巷空间进行梳理与优化,延续老城街巷步行为主的现状。严格保护街区内10条传统街巷、16条麻石板街巷的宽度、铺装及街巷风貌。延续街巷的慢行功能,对街巷进行铺装整饰,打造逢源南、逢源市、多宝街-宝庆新中约、宝华正中、宝庆新南约东段-十五甫正街、宝华正中横6条慢行街巷。沿恩宁涌打造滨水慢行空间。通过打造亲水岸线,增加水岸绿化,与沿恩宁涌公共空间接驳等方法,打造休闲旅游型慢行空间。
交通:
鼓励以绿色出行方式进入街区
为了解决老街区的停车问题,规划提出,街区周边停车场主要分为居住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内部停车场三类,应充分利用各类人群停车需求高峰不重叠的优势,共享现有停车资源。
远期通过提高路内停车收费价格,提高长时间停车收费标准等政策,鼓励车主优先使用路外停车场,减少路内停车时长。逐步减少路内停车位,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将街道空间还给行人。结合居民生活、游客观赏线路设置环保电车线路及站点,鼓励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进入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