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吴婉虹)今年秋分到了。在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此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降温的速度将明显加快。“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便是此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梁幼雅支招:秋分过后,这六个调养细节要注意。
1.早睡早起
秋分是秋季调养的重要时节,古人认为这个时节,人要“与鸡俱兴”,顺应天时,像鸡一样早卧早起。
2.适应“秋冻”
古人推崇一种养生方法,叫“秋冻”。不要穿得太多,让人体慢慢适应寒冷,以免身体突然受凉生病。可以试试“冷水擦拭法”:每天早晚,起床后和临睡前,用冷水擦拭脑门、鼻子附近,以及耳朵、手腕等部位,搓热双手,再将被冷水擦拭过的地方搓热,如此冷热交替,能帮助身体适应气温变化 。
3. 搓搓肚腩
秋高气爽,胃口大开,一不留神吃多了,再加上秋燥,更容易便秘。晚上睡前或清晨起床时按摩肚腩,是个简易的促便方法。方法一:先仰卧,搓热手掌心,两掌心在右腹下部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0圈;方法二:摩擦腰下的尾骨也有通便或防治痔疮的作用。
4.适量进补
秋季饮食记住两个重点:一是适当进补,常吃些鸡汤、骨汤、山药、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 红枣、核桃等,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但忌过量;二是少辛多酸,尽量少食姜葱蒜、辣椒、羊肉等辛燥食物,多吃山楂、橘子、柿子、石榴等酸味食物。
5. 补水防燥
秋燥易伤津耗液,使人出现口干目赤、声嘶咳嗽、尿少便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可以适当用百合、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作为汤材调理。日常建议适量多饮水、淡茶、牛奶、豆浆等,多吃些萝卜、梨、 芝麻、番茄、豆腐、板栗、哈密瓜等平补清补之品,也可在煲汤煮粥时加入胡萝卜、荸荠、百合、莲子、银耳等食材 。
6.健身防病
天气渐凉,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心肌梗塞、中风、高血压等疾病,入秋后坚持锻炼,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
秋风瑟瑟,万物凋零,郁闷伤感的情绪也会令机体免疫力降低。此时,多做些愉悦身心的事,对减少冬季疾病有重要意义。
秋分节气推荐一汤一茶
从秋分阴阳相半开始,建议大家开始饮食以滋阴润燥为主,推荐两道应节食疗方:
陈梅普洱茶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10克。
【制法】将陈皮、乌梅洗净后,陈皮剪碎、乌梅剪开,将普洱茶、陈皮、乌梅一同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将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滤出茶汤饮用。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养胃。适合口干咽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人。
莲藕淮山脊骨汤
【材料】莲藕500克,鲜淮山500克,猪脊骨500克,蜜枣2枚,生姜3片。
【制法】莲藕、淮山洗净切块,猪脊骨洗净、切块、水焯后与其他材料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养阴润燥,健脾补虚。适合脾虚阴伤,口唇肤干、体虚脾弱之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