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新语
“要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近期《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全省的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方向。规划指出,要“拓展便捷泛在的服务渠道”“提供普惠均等的民生服务”。泛在普惠理念的引入,是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的理念创新,是全国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标新举措,旨在为全省人民提供全面可触达、惠及各群体的优质公共服务,可以真正实现公共服务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彰显公共产品的属性色彩,进而引领“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新方向,助推广东省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数字政府建设新阶段需弥合“新型数字鸿沟”
从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到如今的智慧化政府建设,如今广东省在解决传统服务供给模式中的固有问题,如公民参与意识不高、政府部门协同难度大等方面着实取得了良好成效,相关数字政府建设成果也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然而,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现阶段广东省内并非所有群体都能均等地享受数字红利,亟须弥合横向上标准不统一、纵向上深入不充分的“新型数字鸿沟”。
在政务服务体系覆盖面上,虽然广东省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但各地区信息数据标准参差不齐,分散化治理现象仍然存在,政务服务呈现出“区域分布不统一”的建设格局。具体而言,一方面,尽管省级政务数据平台已经建立,且运转情况良好,但地区政务平台间无法实现数据有效衔接,存在政务数据需要跨域重复录入,方可使用的问题。另一方面,相较于功能日渐完备的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大多欠发达市级的服务平台建设进展缓慢,“数据末梢”在基层深入上的“失灵”,不仅埋下了数据空洞的隐患,还增大了政府层级间出现数据断层的可能。
在政务服务体系深入度上,目前广东省已经开始了提供多样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尝试,在有效区分了普通公众、企业群体和政府人员的使用特点后,分别推出了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等差异化服务平台。然而,这些特殊需求的识别,多聚焦于已具备一定使用经验和基础的数字公民,建立在具备相应互联网使用经验的前提之上。对于那些因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经验缺乏、文化认同不足等原因,被迫选择远离数字文化的民众而言,他们仍缺乏融入数字时代的能力和动力。因此,广东省希望通过新理念的引入,激发改革活力,从而在分布上不均匀、群体间不同享的公共服务困局中寻求突破。
“泛在普惠”式政务服务体系的实现路径
作为一个多运用于金融学领域的概念,规划所彰显的“泛在普惠”理念,是吸收了市场化运营优势的产物,可以激发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活力。就理念本质而言,“泛在”主要关注政务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差距,希望通过统一区域间服务平台、缩小层级间服务距离的方式,开发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横向上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普惠”则侧重于采取满足特殊群体,尤其是数字化“边缘群体”需求的方式,解决政务服务体系纵向上深入不充分的问题,进而实现政务服务从“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的转变。然而,按此标准,广东省现有的建设基础还有待全面优化提升,方能支撑起新的改革愿景,方可开创数字化发展新格局。
在“泛在”方面,有待“联平台、通层级”,从而扩展政务服务体系的广度,实现标准化政务服务的全域普及。一是开发分布式政务数据库,在打通省市内各部门数据平台的前提下,建立统一的数据准入和输出接口,从“跨省通办”“跨境通办”的高频政务服务着手,有效联通各地域政务平台。分布式数据库的构建,不仅使得人人共享标准化区域公共服务成为可能,还可以突破政务数据的户籍、地区绑定限制,人们无需重复在多平台录入,就能取用数据。二是利用银行网点建设覆盖面较广、系统较为成熟的优势,将政务数据全面接入省、市、县、镇在内的多级银行网点,对标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保障政务数据在层级间的高速流转。
在“普惠”方面,有待“转平台、添主体”,从而深化政府服务体系的深度,在实现服务基本化普及的基础上,针对特殊需求,进行公共服务的精准输出。一是完成政务服务优化从“页面”到“平台”的转变,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不仅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不同版本的功能页面,还需要判断用户的使用能力,并推出个性化的平台产品,如经过适老化改造的老年机,可用以弥补老年人群体对智能手机操作的弱势缺陷。二是完成政务服务主体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关注特定偏好群体的需求,除了邀请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参与,分析多元用户的特质外,还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推广新型政务服务模式,如推出将传统人工和智能平台相结合的“政务晓屋”服务等,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特定偏好。
(作者文宏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吴楚泓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