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伴随着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合作区治理模式等一条条发展方略,勾画出了前海合作区的未来蓝图,一个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正在深圳湾畔日渐清晰。
从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起,一大批年轻人和企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前海合作区门前的梦海大道路如其名,载着前海的逐梦者们,奔向梦想的海洋。在《前海方案》印发之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分头采访了这些带着梦想前行的创业者们。
案例一
新型研发机构走出了产业化之路
深圳市前海科创石墨烯新技术研究院(简称“前海石墨烯研究院”),从2019年开始就扎根前海,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道路。
2020年,前海石墨烯研究院集中力量开发出石墨烯抗病毒熔喷材料,用于口罩外层面料,可将一只口罩的佩戴有效防护时长大幅提高至48小时。当时,前海管理局获知这项研发项目后,专门给予激励政策。基于这种新型石墨烯熔喷材料,他们建立了日产20万只石墨烯口罩的生产线,以科技力量助力抗疫,并以成本价为中车集团、铁路总公司、哈工大等单位提供了300多万只石墨烯口罩。以此为起点,他们继续拓展环境净化类材料的市场需求,开发了石墨烯改性PE、石墨烯改性PA、石墨烯改性PLA等10余项新材料,形成了口罩、保鲜膜等20余项新产品。
记者从研究院了解到,其上级单位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是国内唯一面向航空领域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拥有近10年的石墨烯科研积淀。在科研条件上,大院大所体制保障健全、科研设备完备、专家人才集聚,相比这方面深圳并没有太多优势。前海石墨烯研究院的核心团队为什么要从北京来到前海重新创业呢?
院长潘登博士接受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团队抱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大方向,要闯出一条科研院所尖端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新路。前海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平台,团队的事业梦想与前海的时代旋律同频共振,成就了干事创业的一番激情。二是研究院脱胎于央企研究院所,布局在南方改革开放前沿,既有利于开拓运营思路,又获得了管理上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三是看中大湾区丰富的制造链条和产业应用生态。大湾区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具创新活力、最多制造业应用场景的地方,研究院就是要以前海为基地,辐射大湾区的新材料产业创新需求,把研发布局到市场应用前端。”
在潘登博士看来,研究院的特点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先导,通过市场来引导科研。在广泛的合作交流中,研究院将石墨烯材料特性与现有市场产品结合,提升产品的使用品质和功能特性。更根据客户厂家的产品设计需求,立项开发新型材料、研究加工工艺,解决批量化生产的技术难题。最后,平台公司与客户厂家、社会资本联手孵化项目子公司,以合作开发的新型材料为产品,进一步拓展同类市场的增量业务。
目前,研究院已经建立起石墨烯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生物传感器、柔性电路4大实验室,成为支撑多条线产业应用的技术开发平台。研究院下设产业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与产业伙伴合作,孵化成熟的产业项目,将成立项目公司独立运作。围绕新一代环境净化材料和抗菌产业、生物传感器、CMP半导体等方面的技术需求,现已成立6家项目公司,孵化了石墨烯口罩、空气净化器、石墨烯保鲜膜、石墨烯可降解塑料、石墨烯生物检测芯片、石墨烯油水分离海绵等20余项产品。
潘登博士认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有两条路径,一个是国有体系主导的院所模式,依托国家科研经费,承担技术攻关任务,以论文和课题为考核标准,应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一个是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模式,依靠社会资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研发,应用于产品生产,最终以经济效益为检验标准。前海石墨烯研究院嫁接两种模式,依托院所雄厚的基础研究支撑,坚决地做市场需求的技术开发,不以论文论英雄,瞄准产品要效益。通过大量的应用型研发和市场培育工作,让曾经“高大上”的石墨烯材料走进了千家万户。
潘登博士告诉记者,前海的一些配套政策让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专心搞科研。如今,研究院一直跟前海管理局保持了良好的沟通,探索如何在科技研发、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企业合作等方面能获得更多的补贴和政策的支持。
案例二
香港青年创业一年公司估值超过8亿元
在前海创业不到一年就获得首轮融资5000万元,公司估值超过8亿元,协助引进200多个港资企业和创业团队……香港青年陈升在前海开启了人生创业加速度。
作为第一批来到前海梦工场的香港创业团队,陈升初来乍到时对内地的一些制度或法规、文化并不太了解,但无论是前海管理局,还是中央各部委的领导,都非常关心香港青年在大湾区的发展,这让他很快适应了在前海的工作和生活。陈升表示,每两个星期就有一些针对港青的座谈会,主办方会问他们在这边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陈升的公司主营业务是解决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以及进口零食电商平台。陈升说,当时的前海正赶上一股前所未有的跨境电商发展热潮,公司一开门就有很多人来打听合作事宜,因为很多想要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内地企业缺乏足够的海外网络资源。
创业时,陈升体验到前海营商环境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他说:“免费的场地、便利的融资环境、创业初期给予的支持,让我体会到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12字定位的真正含义。”项目运营后6个月,就实现直连国际212个大型供应商,货品种类超过15万种,完成跨境交易8124单,间接孵化跨境电商企业140多家,实现单月最高交易总额超过3450万美元。创业不到一年时间,公司就获首轮融资5000万元,现估值已超过8亿元。
成功尝到了“头啖汤”的陈升很快又有了新想法。他告诉记者,团队刚落地时也曾遭遇“水土不服”,走了不少弯路。后来看到身边的香港青年来深创业遇到困难,就感觉“需要做点什么”。
陈升的选择是为更多香港青年到前海就业创业提供“导航服务”。2016年,陈升协助参与组建(香港)青年专业联盟前海众创空间,并获任众创空间运营总监,成为香港团队入驻前海创新创业的牵线搭桥者之一。
在陈升看来,自己不仅仅是深港合作的参与者,也是合作变化的见证者。在五六年前,香港青年对内地、对深圳和前海并没有很好的了解,深圳有魄力去建设前海这么大的园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这也是前海的魅力所在。过去几年,不断有新的制度出来,也有一些新的模式出现,陈升觉得这些都是在前海这张白纸上最好的勾勒和画图。
对于这次《前海方案》,陈升注意到方案里提到“研究在前海合作区工作、居留的港澳和外籍人士参与前海区域治理途径,探索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和外籍人士担任前海合作区内法定机构职务”,这一条让陈升印象深刻,他说:“这说明了前海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合作区,这样的设置是一种创新,可以说是打破了一种体制上障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觉得深港合作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是人与人的交流,能把香港的一些视角跟内地的视角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率,我觉得这就是在实施协同发展的理念。”
专家观点
宋丁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这个方案给我们的第一概念是“扩区”,是前海面积的大幅增加。然而,对于前海来说,对于深圳来说,面积并不是最重要的。什么最重要?我有如下五大独立判断:
判断一:前海是全国现代服务业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功能区。
这次国家在深圳内部再一次设立扩区后的大前海特别功能区,它的特殊功能就是:全国现代服务业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功能区。未来的中国不但要成为以科技智造为基石的制造创新型国家,而且也要成为以现代服务为基石的服务创新型国家。
判断二:前海将变现大湾区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价值。
前海无论从地理位置看,还是从经济功能看,都将展现有实力、有担当的核心形象,将全力变现大湾区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价值。前海将以高密度、多元化、开放性、国际化、全球化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角色,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综合服务以及有关现代服务业的改革创新经验。
判断三:深港因前海现代服务业的深度合作而实现“极点性融合”。
目前,香港在前海的驻区公司已达1万家以上,投资额也达到万亿元以上。扩区后的前海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港企和港资落地,通过前海大平台,深港将积极践行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港深极点”模式,有效推进极点性融合,为深港两大国际性城市的融合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联合对全球实施高位服务创造条件。同时,前海也将通过自身的优势为香港的复兴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判断四:东岸深港的前海与西岸珠澳的横琴结伴前行。
我们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象,就在国家9月6日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前一天,还公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一个在珠江入海口东岸,一个在珠江入海口西岸,一个是深港深度合作的平台,一个是珠澳深度合作的平台。这表明,大前海的深化改革开放不是独奏曲,而是大合唱,是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联合行动,是大湾区的共享试验。前海与横琴结伴而行,更确切地说,是前海、南沙、横琴这三个区域在国家最新政策激励下结伴而行,大湾区的深化改革开放必将异彩纷呈。
判断五:宝安区是前海扩区的最大受益者。
对深圳这样一个土地匮乏、对土地极度渴求的城市来说,在既有的市域土地面积中,由国家直接设定的顶级改革试验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花落宝安,这对于宝安来讲意味着什么?这显然是不言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