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批学术大咖成为B站上大热的UP主。
在这些出圈的学术大咖中,有85岁的研究深海科学的汪品先院士;有跟大家聊“如何成为精致的打工人”“为什么饭圈这么火”等社会热点的“热爱大地”的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还有曾登上百家讲坛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他们凭借专业学识和个人魅力迅速“出圈”,收获一大批年轻粉丝。
学术大咖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出圈”走红是个好现象。不仅一改学术界的高冷,拉近了专家学者与公众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这些会“玩梗”“卖萌”的学术大咖,成为了知识与公众之间最好的桥梁,在不少年轻人心中播下了学术的种子。
我们常常担心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会在浩如烟海的碎片化信息中迷失了自我,而校园网课让一些大学生们“宁刷不上”,也让我们对于学术知识在网络上的传播并不那么乐观。但是,从学术大咖们的广受欢迎就不难看出,公众对于知识和学术仍有着迫切的需求,关键在于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怎么让高深的学术知识变得更接地气,更适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
并非所有的学术大牛都能成为流量大咖,一是除了厚重的专业学识,还要将专业知识与公众的兴趣点联系起来;二是要会讲故事懂传播,要让公众在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表达中潜移默化地增长见识;三是有一颗热爱传道授业解惑的心。视频制作哪怕有专业团队,也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于赓哲教授就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及,“一个小时的视频,我要花七八个小时去准备。”没有一颗单纯热爱的心,很难坚持。汪品先院士说:“上世纪80年代做一个科学报告,后面要加映一场电影,人家才肯来听;现在有这么多人对科学感兴趣,真的是高兴还来不及!”如此热爱,难怪会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科普老顽童”。期待更多学术大咖“出圈”,让知识走近大众。 (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