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教师弹性上下班,值得期待

张冬梅

  弹性上下班,教师们的福利来了!教育部8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双减”“五项管理”督导有关情况。会上提出,要关心爱护教师,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补助。

  如今,课后延时服务已经在全国铺展开来,为许多家长解了孩子放学后的接送照看难题。与此同时,对于提供课后延时服务的教师而言,身上的担子无疑加重了,因为要拿出更多时间、精力照顾托管学生。一直以来,教师群体身负教育重任,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长也常常远超8小时。特别是学校新增课后托管服务后,如何更好为教师减负,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新的考题。

  弹性工作制,或许是一个可行的解题思路,顺应了广大教师的期盼。实行弹性上下班,教师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既能充分休息、兼顾家庭,也有更多精力规划、更有效率地投入本职工作,既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失为一个多赢的选择。

  但也要看到,教师弹性上下班也引发了一些担忧,譬如弹性上下班实行后,教师的“重心”会不会偏移,工作会不会“打折扣”?对此,理应达成的共识是,弹性不意味着松懈,尽职尽责没有弹性。这也提示我们,要写好为教师减负降压这篇文章,切不可简单地“一放了之”,把政策用好,还需要更多配套和保障。比如,在教师弹性上下班政策之下,相应的考核体系、薪酬制度改革需要跟上,管理制度、管理水平需要优化,用制度与管理堵住漏洞,方可兴利除弊。

  只有全方位考量,让教学不打折扣,让课后服务保质见效,既为教师做好减负降压的“减法”,又做好提升获得感、强化激励的“加法”,才能让更多教师共享关爱“阳光”的同时,在稳步扎实的改革中释放更大教育能量。 

  (张冬梅)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开学了
   第A6版:开学了
   第A7版:开学了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旅游
   第A15版:旅游·揾食
   第A16版:文创·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顺德金版·新区势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让全民偶像为新学年播种梦想
销售商品涉嫌侵权,带货主播该如何担责?
“最密集反腐周”释放什么信号?
新学期新气象,重点班拜拜!
教师弹性上下班,值得期待
严管未成年人网游必须更聚焦更有力
为“算法”戴上紧箍重在管好背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