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激活经济细胞 澎湃发展动能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这部条例第一次整合了我国所有市场主体登记规范、管理规则。《条例》着眼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业就业。

  众所周知,商事制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近年来,随着改革持续发力,我国市场主体大幅扩容,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加到1.44亿户,活跃度稳定在70%左右。《条例》抓住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的“牛鼻子”,从百姓经商兴业的“第一道门”改起,吸取地方改革经验,整合制度体系,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为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筑牢了制度平台。

  《条例》的出台,新意颇多。其中,第一个关键词是“统一规范”。过去,不同企业登记制度要求企业登记和备案的信息并不相同,登记程序和标准的不统一,容易导致不同市场主体被差别对待。企业在开办时提交各种材料,免不了兜兜转转、改来改去。如今,《条例》实现了包括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及其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等登记管理制度的统一并轨,有力促进了登记程序的高效便捷,降低了商事登记的行政成本,能够更好地维护市场交易安全、提升市场交易效率。

  第二个关键词是“化繁为简”。“出生容易死亡难”曾是困扰企业的现实问题。市场主体退出程序繁琐,客观上让“僵尸企业”清除不尽,抑制了市场活力。针对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偿完结的市场主体,《条例》建立了简易注销制度,大幅缩短了注销时长,有利于提升市场运转效率,促进市场资源的再配置。而为了让市场主体“进场”更顺畅,《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登记时限,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办理登记,特殊程序减少到3至6个工作日。通过给制度做“减法”,市场环境更加包容,更有利于增强创新发展的信心。

  第三个关键词是“细致入微”。为了呵护创新创业热情,《条例》从细微处入手,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所有细致入微的制度设计,都是为了优化市场准入制度。譬如,《条例》首次设立歇业制度,让遇到短期经营困难的企业适度“歇一歇”,为进一步丰富完善现有登记制度提供了创新性的改革方向。同时,为了防止市场主体刻意“装睡”或沦为“僵尸企业”,《条例》严格规定了最长歇业期限,要求市场主体向登记机关办理备案,并向社会公示歇业期限、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等信息。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歇业制度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倒闭和裁员,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持营商环境活力创造有利条件。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商事制度改革正在向纵深领域推进。《条例》的施行将打破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让亿万经济细胞活跃起来。对政府部门来说,要努力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强制度执行力。对广大市场主体来说,正要趁此时机,强化依法治企和信用建设,凝心聚力、行稳致远,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评论
   第A7版:要闻
   第A8版:专题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生活周刊
   第A15版:地产
   第A16版:每日闲情·汽车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激活经济细胞 澎湃发展动能
红色教育培训岂能失“魂”
“宠物餐厅”,福利还是噱头?
上好疫情下的“开学第一课”
粉丝别踩过界
教师轮岗要“身入”更要“心入”
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
饮料好喝也别“贪杯”
打包收费要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