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奥运冠军张洁雯:

在中大教羽毛球总爆满
愿为广州贡献“冠军力量”

  近日,广州市第十七届体育节线上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羽毛球奥运冠军张洁雯出席了启动仪式。在活动现场,说起过去几年自己由奥运冠军转型到中山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的生活,张洁雯感慨不已。张洁雯是广州羽毛球项目的首枚奥运金牌得主,如今,在中大任教的她也有了新的使命。“我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除了教学之外,让羽毛球也成为中山大学的优势项目之一。”她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实习生 李苑梦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张洁雯青春靓丽、气质优雅。几年前在广州市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当副主任时,张洁雯做得更多的还是行政工作;现在到中山大学当教师,她每周的课都排得很满,张洁雯表示,她很享受这种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充实。

  从奥运冠军到中大副教授

  “别看我现在上的是羽毛球课,但我每堂课都要认真备课。”今年7月中山大学放暑假后,张洁雯并没有闲着,她主动召集中山大学羽毛球队进行暑期集训。整整3个星期,她带领着一群没有羽毛球基础、爱好羽毛球的学生进行突击训练。“其实我完全可以带着家人休息,我做这些也都是义务劳动。但既然学生们感兴趣,我也乐意,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很好。”

  现场的几名学生都反映,张教授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架子,人特别随和。“当运动员和当老师很不同,你能把自己所学的传承给更多人,这是我正在做的另一项事业。”

  2008年奥运会之后,张洁雯履新广州市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一干就是8年。其间,她利用业余时间在广州体院深造,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这也为她2016年通过中山大学的“百人计划”转型为中山大学体育部副教授打下了基础。

  张洁雯坦言,从奥运冠军到高校教师,这中间还是隔着很大一段距离,她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比如,一开始教羽毛球发球,她跟学生们说,“你看啊,就像我这样,就发过去了。”然后学生们都面面相觑。她仔细看学生们练习发球才发现,大家的发球姿势千奇百怪,光是教发球就要教很多节课。“我原本想,发球还用教的吗?真当了老师才发现,光是发球就需要好好教,我把发球的动作分解成几个环节,先是保持好站姿,然后手保持正确握拍姿势,找准正确击球点,最后挥拍。”张洁雯那时才意识到,自己面对是没有羽毛球基础的学生,哪怕自己水平再高,这和教会学生是两码事。

  因为自己的奥运冠军身份,如今张洁雯在中山大学的课总是爆满,而她也乐在其中。经常和大学生在一起,张洁雯的心态也年轻了很多。曾有学生跟她说,之所以选修她的课程,是因为她是一名羽毛球“大神”,没想到张洁雯当时把“大神”误听成了“大婶”,闹了一出笑话。

  这些年,在张洁雯的带领下,中山大学羽毛球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羽毛球也成为中山大学的优势项目之一。

  曾险些放弃羽毛球事业

  张洁雯是首位广州羽毛球奥运冠军。她告诉记者,自己从6岁开始打羽毛球,到2008年奥运会之后逐渐退出国家队,一共打了22年羽毛球。“一枚奥运金牌背后究竟凝结着多少付出,只有运动员自己知道。” 而张洁雯走上羽毛球运动员这条路,完全是母亲引路。她的母亲是一名忠实的体育迷,只要有空就会前往球馆训练,在业余羽毛球界小有名气。从6岁开始,张洁雯就跟随母亲学习羽毛球。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奥运冠军曾险些放弃羽毛球事业。她说,1998年,她和谢杏芳搭档获得世青赛冠军后,自己因为贫血无法再训练,整天在家养病,一度萌生了退意。“那时候我爸很紧张,每天给我煲三次汤。后来身体逐渐恢复了,1999年我进了国家队。”

  如今,从事了5年羽毛球教学,也让张洁雯对羽毛球运动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她说,羽毛球要把基础打牢本身就很难,然后要慢慢再去提高的话难度更大,不是简单说体能好、技术好就可以。“有些人技术很好,但为什么老出不了成绩呢?有可能是因为心态不好,或者临场应变不够。羽毛球是一项非常考验运动员综合能力的运动。”

  直到现在还有“职业病”

  说起自己在国家队的生活,张洁雯用一个“苦”字形容。她介绍,当时女双都是和男双一起练的。“我们是从第一段强度开始,然后上三段强度,每一段45~50分钟,三段强度之后,气都喘不过来了。”

  而更“苦”的是,大家都面临着巨大的内部竞争压力。“我对自己要求很高,如果有一次训练不好,第二天就要训练得更好,因为在国家队,你训练得不好就要被淘汰。”直到现在,张洁雯有时还会梦到在国家队集训时汗流浃背的样子。

  张洁雯告诉记者,自己当年在每次大赛前经常会紧张得睡不着,不仅是比赛,训练前一晚她也会这样高度紧张。尽管已经退役13年了,但她这个“职业病”到现在还保持着,睡眠一直不是很好。而当运动员期间落下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膝盖酸痛也依旧折磨着她。

  但自从有两个孩子之后,不管前一天晚上多晚睡,第二天早上她都习惯了早早起床为孩子们准备早餐。

  退役前,张洁雯曾对自己说过:“等我退役之后,再也不会拿起羽毛球拍!”然而退役后她却发现,羽毛球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希望孩子从兴趣出发”

  虽然自己是奥运冠军,但张洁雯却从来没有要求女儿也和她一样走羽毛球运动员之路。她的女儿今年10岁了,儿子今年6岁。直到去年疫情期间,张洁雯才教他们练习羽毛球。因为不能外出,张洁雯就在楼梯顶上贴了个钩子,然后吊了个球,教他们发球。张洁雯告诉记者,女儿似乎对羽毛球兴趣不大,更喜欢跳舞、画画。她坦言,之所以不让女儿走羽毛球运动员这条路,是想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做家长的,不好替孩子做决定。选择权在孩子手上,我希望孩子能从兴趣出发。”尽管不指望女儿将来也当羽毛球运动员,张洁雯还是希望女儿能把羽毛球作为一门业余爱好。

  对于自己羽毛球奥运冠军的身份,张洁雯此前从来没和孩子们说过。“我始终觉得,奥运冠军也是普通人,我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很长一段时间里,张洁雯的女儿都不知道自己母亲是奥运冠军。后来张洁雯带着女儿出去参加活动,经常有人找她签名合照,女儿才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有人找你拍照啊?”张洁雯笑着告诉她:“因为妈妈人特别好,他们喜欢和妈妈一起拍照啊。”直到后来,班上的同学告诉她女儿“你妈妈是奥运冠军”后,女儿才回家问她:“妈妈,你真是奥运冠军?”张洁雯告诉她:“是啊。但奥运冠军的女儿在学校也要好好学习啊。”从那以后,女儿对这个冠军妈妈感到特别自豪。

  “让越来越多人喜欢羽毛球”

  羽毛球世界冠军谢杏芳是张洁雯的“发小”,两人从小就一起练球,直到现在,退役后的两人还经常一起讨论,作为世界冠军,如何为广州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张洁雯、谢杏芳这样的奥运冠军带动,广州的羽毛球运动推广如火如荼。每次路过羽毛球场,看到很多人在场上挥汗如雨,张洁雯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如今张洁雯除了授课,一年间还带队参加多项赛事,在她看来,如今国家非常重视体育事业,高校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还会给每位学生卡里充体育锻炼的定额经费,鼓励大家租场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些举措都让她备受鼓舞。

  张洁雯表示,体育活动是广州打造文化之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她也经常受邀为各种公益体育活动进行推广。“让越来越多人喜欢羽毛球,我很愿意出一分力。作为奥运冠军,我也很乐意为广州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广州成为一座更有活力、更具文化气息的城市。”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今日关注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健康有约
   第A15版:教育
   第A16版: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在中大教羽毛球总爆满愿为广州贡献“冠军力量”
0~3岁婴幼儿托育如何催生普惠服务
汽车涉水自救: 水淹过轮胎一半就应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