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天研)老西关的篆刻匠人项颂秋,从14岁开始刻章,如今仍然刻刀不停。61年时间,他刻过的章超过5万枚,政府机关、本地知名品牌乃至香港企业等都有他的手迹,热爱中华文化的外国人专门请他刻章收藏。项颂秋的拿手绝活是叠字章,国内能刻的手艺人屈指可数。
项颂秋生于刻章世家,叔公项信南是清末广州著名金石篆刻家,父亲项少南也颇有名气。三代人给不少名人政要刻过章。
基因自带篆刻天赋的项颂秋,14岁开始入行。1960年,为了帮补家计,他进入文艺刻章印刷社当学徒,跟着老师傅学手艺。当同一年进厂的学徒把自己的作品交上去评选时,项颂秋拿了第一名。
1976年,项颂秋开始做公章。经过他手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印章,出现在街坊的证件上、企业的合同上。“公章质量要求高,收费不高。”由于量实在是大,最忙的时候他打着吊针都在刻章。工多艺熟,他甚至可以不打底稿,直接在章上面刻。
几十年做同一个行当,项颂秋刻过各种材质的印章,有玉石,还有金属、牛角、木头等。“什么章都会刻”的项颂秋,最得意的还是叠字章。顾名思义就是文字上下叠印,字上还有字,比如“独向白云归”印章,底下是字体较细的“独向白云”,居中是加粗的“归”。“这需要在刻字时做到下细上粗,现在能做叠字章的匠人屈指可数了。”
如今,公章基本上都是采用电脑刻印技术,不再需要手工了。人手篆刻行当不复往日兴旺,生意凋零人才流失,项颂秋平均每月刻章的收入也就两三千元,稍微弥补一点家用。
“有些客人需要刻花体英文,或者要刻定制的图案,还有中文字库没有收录的文字,外面的电脑刻章没办法做到,最后找到我。”项颂秋说。2015年,他获评“岭南文化艺术高级工艺师”。今年已经75岁的他,虽然还能拿刻刀,但是毕竟买少见少,关注传统文化的街坊希望这门手艺能够得到传承。